圖為海淀八里莊街道世紀新景園社區(qū)綠化
搖一把蒲扇,65歲的張益民老人坐在小區(qū)的樹陰底下乘涼。一抬眼,老人就能看見安定門外大街上的車水馬龍,卻感受不到轟隆隆的來往車輛聲。濃濃樹陰下,只聽得見鳥兒啁啾,夏蟬嘶鳴。
這里是位于朝陽區(qū)的安華里小區(qū)。給老人送去寧靜和清涼的,是小區(qū)東門外40多米寬的綠化帶。高大的松柏,低矮的碧桃、迎春,貼地生長的玉簪,組成一面綠色的“隔音窗”,把噪音擋在了小區(qū)門外。
身居鬧市,而無車馬之喧囂。在北京,隨著喬灌草相結合的立體綠化模式越來越普及,城市綠化帶除改善空氣、美化環(huán)境外的另一大功能——“隔音降噪”,正得到越來越顯著的發(fā)揮。
其實,不用提醒,很多市民都有這樣的直觀感受:越是樹多的地方,感受到的噪音就越小。為什么?“其實原理很簡單,植物對聲波有吸收和反射的作用。”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相關資料顯示:70分貝噪音,通過40米寬的林帶能降低10-15分貝;4米寬的綠籬可減弱噪音6分貝;公園中成片的樹木可降低噪音26-43分貝;綠化的街道比未綠化街道可降低噪音8-10分貝。
不過,林帶寬度、密度以及植被構成不同,消減噪音的程度也大不相同。“通常林帶越寬、越密,減噪效果越好;喬、灌、草組合配置的綠地,比單純由喬木或草地構成的綠地,消減噪音的效果要好。”這名負責人表示。
所謂喬、灌、草組合配置,就是以喬木為主,灌木填補林下空間,地面栽花種草的種植模式,垂直面上形成喬灌草空間互補和重疊的效果。這種綠化配置,林業(yè)工作者的專業(yè)提法叫“復合式綠化”,通俗說就是立體綠化。
復合式綠化,這是本市近幾年興起的綠化模式。“早期綠化,主要追求迅速見綠,什么樹好活種什么,絕大多數(shù)都是品種單一的喬木;草坪也是一種一大片。這幾年,樹多了,綠地多了,人們越來越注重環(huán)境美和綠地生態(tài)功能的發(fā)揮,綠量更大、植物配置更合理、造型更美觀、生態(tài)功能發(fā)揮更顯著的復合式綠化于是登上了舞臺。”市園林綠化局造林營林處副處長袁士保介紹說。
他所說的生態(tài)功能,其中就包括綠地的隔音降噪功能。在幾年的摸索中,本市的林業(yè)工作者們在怎樣利用復合式綠化消減噪音上已頗有心得。例如,在選擇喬木樹種時,最好選擇四季常青的樹種,如松樹、柏樹等,這樣冬天就不會因為落葉而降低減噪效果;如果選擇闊葉類喬木,盡量選擇葉多、枝多、樹冠緊密的闊葉樹種,這樣吸收和反射聲波的功能更顯著。在亞喬木和灌木的配置上,元寶楓、碧桃、迎春、女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二月蘭、紫花地丁等,耐旱、耐踐踏、抗蟲、好管理,還有抑制揚塵的作用,更適合做復合式綠地里的地被植物。
據(jù)統(tǒng)計,近年來,本市已經(jīng)在長安街沿線綠地、安定門東大街、東直門南大街等上百條城市主要道路,以及京平高速、京藏高速等30多條重點綠色通道上,推廣復合式綠化。一道道由喬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共同組成的綠化帶,就是一扇扇綠色的“隔音窗”,有效消減了城市的噪音。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yifen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