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思想對園林藝術的影響初探
早期佛教中的禪修在方式上注重調息、止意、冥想,從而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時至中唐,以早期的禪學思想為基礎,融匯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逐漸形成了的完整體系本土化佛教宗派——禪宗。禪宗把高深的佛教理論置于眾生的內心自覺上,強調“明見心性”,這種簡明的模式適應了中國民眾文化心理的要求,契合中國士大夫們口味,后經禪門弟子的發(fā)揮與弘揚興盛于天下并流傳至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豐厚土壤孕育了禪宗,同時禪宗也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并不局限于宗教哲學的范疇,隨著時代的變遷其的影響已經融入到文化基因中,滲透到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去,如詩畫園林等藝術領域,甚至在人們的潛意識形態(tài)中刻上了印痕。園林營造作為傳統(tǒng)藝術的一個重要分支,與人的日?,F(xiàn)實生活關系密切,同時也是文化心理與審美理念的綜合產物。禪宗思想對園林營建藝術潛移默化中產生諸多影響,并且傳播到海外并扎根發(fā)芽結成新碩果。
禪宗的核心是“悟”,禪宗把這種悟也稱為“見道”,即與道合為一體的境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種境界不是言語所能表達的,只有靠人自己的經驗才能體會。禪宗主張純粹依靠內心省悟,排除一切言語、文字和行為表達的主觀唯心主義思想。用空的觀點去面對一切世俗的煩惱和迷惑,體悟宇宙萬物、人生,從而達到認識心靈本質、提升精神境界的目的。李澤厚先生在《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曾指出:“禪在作為宗教經驗的同時,又仍然保持了一種對生活、生命、生機,總之感性世界的肯定興趣”,“它在客觀上仍包含有對感性世界的肯定和自然生命的歡欣,而這也是審美感覺不同于宗教體驗之所在。”[1]
除了宗教性之外,禪的影響更多是在人生態(tài)度、生活情趣及審美心理上。禪的精神核心是自然無礙、不被任何外因或人為的意念所束縛,只要“明見心性”,即可成就佛境。達到此等境界首先要“明心”,“心”,即人的自我意識、思維情感;是認識物、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藝術品的主體;也是統(tǒng)攝五官感受、控制思想行為的主宰。所有這系列心理范疇,都由“心”因感受而演生。至于如何“見性”,禪宗多從自然萬象中體悟生命的本來面目。歷史上禪師對究極問題的解惑,多以自然事物或平常生活事行作比喻的,如僧問:“如何是道?”,師曰:“天共白云曉,水和明月流……”[2],又如:“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春來草自青。”[3],這類問答的公案不勝枚舉,禪宗假借自然萬象來使人感受,在對自然的觀想感悟中獲得對宇宙的了悟,從而達到精神的圓滿,通過意境體會頓悟達到“不知之知”之情境,使人的心靈和宇宙世界合為一體,以至認識的主體和客體不再分離。即所謂“瞬間即可永恒”。
同樣,這也正是由于自然界事物本身是無目的性的?;ㄩ_水流,飛鳥葉落,它們本身都是無意識、無目的,也就是禪宗所謂“無心”的。但就在這“無心”中,卻似乎可以窺見那個使這一切所以然的“大心”———這就是“道”。一切有目的,有意識的事物比起這種“無心”來,都毫不足道。禪宗說“山是山,水是水”,即在人頓悟之后,山還是山,水還是水,這就是所謂“無成之功”的妙境了!“擔水砍柴,無非妙道”,象尋常人那樣生活,做尋常人所做的事情,經過從迷到悟的過程后,已把肉體的性情放下。而此之后,還是要離開禪的境界,重返世俗人間,這便是禪師所說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編輯:amon
相關閱讀
磚雕中的中國傳統(tǒng)園林藝術之美
磚雕,俗稱“硬花活”,是中國一種古老的建筑裝飾藝術。它是以物質生產為基礎,伴隨著建筑的發(fā)展,磚制材料在建筑中的應用而出現(xiàn)的,是在滿足當時人們樸素的精神需求、信仰追求和審美要求等社會生活的需要而創(chuàng)造的藝術形式。【詳細】
江陵盆景園:盆景與園林藝術為一體的公園
江陵盆景園是一座集盆景與園林藝術為一體的多功能文化游樂園,位于古城荊北路中段北側,與玄妙觀毗鄰,相傳此處為南朝梁元帝蕭繹【詳細】
中國園林藝術:蘇州納園
納園的造園手法,以傳統(tǒng)江南造園(以蘇式園林為代表)的本質,結合現(xiàn)代建筑的建造工藝,為今時今日江南園林的發(fā)展提供了研究范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