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紡織業(yè)蓬勃發(fā)展時期,功不可沒的纖維植物就是棉花,它結實如桃,熟則綻裂,種子外披白毛,可彈成絮,進而紡紗織布,是重要的經濟作物。據(jù)史料記載,烏泥涇(今上海徐匯區(qū)龍華一帶)是上海地區(qū)最早引種棉花的地方。其實,就紡紗織布的原料棉花棉種而言,它在進入江南之前就已經過了漫漫長路。東漢和南北朝時期,棉種從南北兩路分別傳入云南和新疆。之后,雖然我國華南地區(qū)多植棉花,但植棉一線卻停滯在那里,很長的時間里無法扎根江南。因為當時的棉種為多年生亞洲棉,而江南的土壤并不適宜它的栽種。直到南宋末年,草棉(Gossypium herbaceum)自東南亞傳入福建、兩廣之后,棉花才慢慢傳到了江南。
草棉
大自然中,還有很多植物可提取色素,它們可加工成植物性的天然染料,為纖維和其他材料著色,這些植物就稱為“染料植物”。植物染料是天然染料中應用歷史最悠久、應用面最廣的染料。色素含在植物不同的部位,有的在根部,如紫草、黃岑等;有在枝葉部位,如菘藍、馬藍等;有在樹皮部位,楊梅、菠蘿蜜等;有在花朵部位,如紅花、野菊等;有在果實部位,如梔子、烏飯樹等。早在夏代,就開始使用藍草進行染色。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的草染工藝技術已基本成熟,這一時期使用的染草主要有藍草、茜草、紫草等。至明清兩代,染料植物的品種和種植方法、制備工藝、印染技術等方面均達到鼎盛時期。由于植物染料的安全、環(huán)保,目前我國仍有很多機構在從事開發(fā)植物染料的研究工作。
雖然黃道婆對紡織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植物發(fā)揮的作用是最根本的,因此在黃母祠內設置紡織植物館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同時與植物園的植物科普功能相得益彰。希望通過認識和了解各種紡織植物,使人們對黃道婆做出的貢獻有更深刻的感觸。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yifen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