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建設經(jīng)濟實用城市園林
編者按
城市園林綠化是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按照國家的統(tǒng)一部署,1993年,我省啟動園林城市創(chuàng)建活動。歷經(jīng)20年“創(chuàng)園”,我們生活的城市綠了、美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了極大改善,城市韻味從那一花一樹、一園一景、一山一水中持續(xù)散發(fā)、日漸濃郁……
金秋正是收獲的季節(jié)。自9月17日起至10月中旬,本報記者將赴全省11市,為廣大讀者精心采擷各地20年“創(chuàng)園”碩果,并開辟“"創(chuàng)園"20年看河北”專欄,將園林綠化的成功經(jīng)驗、園林綠化之美、市民在園林城市中的生活之樂等與廣大讀者分享,以期進一步營造全社會積極參與園林綠化的良好氛圍,推動城市園林綠化健康持續(xù)發(fā)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十年前栽的樹,長得不如“十歲孩子高”、“春種一棵樹,秋收一把柴”,這是記者9月17日至18日在張家口市采訪時,聽到園林工作者對該市過去綠化之難的感嘆。但這一歷史已被改寫!
張家口市年均降雨量不足400毫米,蒸發(fā)量卻有1907毫米。據(jù)市園林局局長田家琳介紹,干旱、寒冷、大風是城市園林綠化最大的自然阻力,市區(qū)周邊大量的荒山禿嶺更是城市生態(tài)的最大硬傷。
2003年,張家口市啟動了創(chuàng)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市園林局工程師李曉紅告訴記者,在“創(chuàng)園”過程中,張家口市將“?;?rdquo;作為綠化工程一項根本要求,將節(jié)水、抗寒、抗風、節(jié)財?shù)茸鳛樵瓌t,目的就是要“建設一陣子、養(yǎng)活一輩子”。
記者發(fā)現(xiàn),張家口市區(qū)的綠化不見大葉樹,但多層組合、漸次增高的小葉樹木疊加出了厚厚的綠色;不見草坪,地被植物均是宿根花卉。
為了保成活,張家口市制定了嚴格的綠植品種選擇標準,即耐旱、抗寒、抗風。高新區(qū)城管局局長劉迎濤沿著朝陽大街、世紀路等道路,向記者一一介紹了兩邊的植被種類:高大樹木以國槐、柳樹、椿樹、新疆楊、復葉槭等為主;2米至2.5米的樹種主要是油松、云杉、檜柏等;小喬木有海棠、金葉榆、紫葉李等;60厘米以下的地被植物種的是三七景天、萱草、沙地柏、波斯菊以及張家口的市花 大地花等;分車帶則以水臘為主;墻體上是爬山虎。
劉迎濤說,這些植物最大的特點是“皮實”、管理費用低。例如,地被在夏天只需一周澆一次水,花籽撒過一次便可以年年生長。
除了品種選擇,在澆灌方式上,張家口市采用微噴、滲灌、滴灌等方式取代大水漫灌;在大喬木根部覆蓋地膜、鵝卵石等,防止或減少水分蒸發(fā)。
被評為“全國城市周邊荒山綠化示范工程”榮譽稱號的張家口城市周邊90萬畝荒山綠化,創(chuàng)造了干旱地區(qū)荒山綠化苗木成活率高達95%的奇跡。據(jù)介紹,自2003年起,張家口市10萬黨員干部,開山破巖、鑿坑換土、鋪設1432公里長的輸水管線、建造581個巨型儲水箱,植樹7533萬株(叢)。
李曉紅指著山上的一個個交錯的樹坑告訴記者,那叫“魚鱗坑”,可以有效收集從山上流下的雨水。樹坑里還放了保水劑以便讓水得以緩慢釋放。
通過實施以“節(jié)約型”綠化貫穿始終的荒山綠化、河道治理、綠道美街等綠化攻堅戰(zhàn),張家口市種活了樹、養(yǎng)濃了綠。
2011年年末,該市終于榮獲了“國家園林城市”稱號,綠地率從15.7%提高到36.1%,綠化覆蓋率由21.36%提高為40.4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從4平方米增加到10.97平方米,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顯著改善。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園林中陽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陰影中的草坪
對于花園的道路來說,觀賞草可以構成令人喜悅的道路邊緣,但是,這樣的邊緣需要很精心的維護,否則景觀也許會不盡如人意。為了邊緣草坪的修剪,寬闊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機來修剪;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用于沿道路兩旁的緩坡地形【詳細】
張家口打造工業(yè)文化主題公園
樹木移植、 煤氣線路改造、 自來水線路改造【詳細】
園林水系池岸景觀設計
近來,環(huán)境景觀越來越注重水體,無水不靈;有的房地產公司還提出戶戶開門臨水的要求。而在實際操作上,水面邊岸則是易被忽視且不易設計、施工好的項目。其所占投資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