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國慶花卉市場遇冷 誰管花農叫苦不迭
今年國慶節(jié),刮起一陣“節(jié)儉風”。在廣受群眾好評的同時,也讓往年較為隆重的慶祝形式普遍“瘦身”。
記者采訪窯上村花卉市場發(fā)現,該村近百萬棵擺放草花遭到“冷遇”,即便是價格巨降仍有大量沒有賣出去,讓部分花農有些急。 “窯上村草花市場今年有點“蔫”,幾十萬棵擺放草花少人問津,價格降到‘白菜價’仍賣不動,前些年提前三天就被搶光光”這或許是保定乃至全國國慶花卉市場的寫照。辛苦種植經營的花卉之所以旺季不旺,遭受如此的“冷遇”,一個很重要的推手在于流行的節(jié)儉風。
從中央到地方,大行節(jié)儉之風,少了許多場面上的表面化,多了許多簡約務實。就在社會輿論對政風一片叫好聲時,傳導到國慶花卉市場的卻是一股“寒流”,市場需求嚴重萎縮,供大于求的買方市場令花農們叫苦不迭。價格跌到“白菜價”都無人問津,昔日的市場繁榮風光不再。我們既為節(jié)儉的政風欣喜,也為花農的冷遇神傷。
幾十萬棵草花賣不動,基本上過了十月一就賣不出去了,“賠本賺吆喝”已成定局,窯上村花農“上了火”。其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準確把握市場供求關系,適時調整生產結構和規(guī)模,顯得尤為重要。難道窯上村乃至全國各地的花農不值得反思嗎?
都說市場是無形的手,看不到,摸不著,但準確把握政策,提前預測對未來市場的影響,恐怕應該成為花農們應對市場的一項基本技能。如果僅僅是憑借過去的經驗,盲目發(fā)展或跟風擴張,與變化了的市場環(huán)境脫節(jié),那么,到頭來,被市場拋棄絕不是偶然。
眼看著花農們著急上火,束手無策,我們的政府相關部門是否也有欠缺之處呢?節(jié)儉流行風早就“山雨欲來風滿樓”,如此政策性影響市場供求變化,其前瞻性是可以預知的,尤其是對于政府相關部門而言,對花農提供信息和技術服務當是職責所在。倘若,年初能深入花農當中提供必要的市場信息引導,調整花卉種植結構,縮減擺放草花種植規(guī)模,就不至于落得現在的悲慘窘境。“吃一塹,長一智”,花農需要反思,政府部門更需要反思。
當下,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有效開展,基層干部深入群眾,為民排憂解難,在倡行節(jié)儉的同時,有效規(guī)避政策性市場風險,為民實實在在謀福祉是當務之急。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鮮花遇上互聯網 600億市場被打開
近日,鮮花電商花點時間宣布完成B輪融資,資本對這一領域的持續(xù)看好,讓原本小而美的小眾消費進入大眾視野。短短幾年間,鮮花借此從原本屬于節(jié)日、慶典的奢侈品,開始成為很多人桌面案頭的生活必需品。【詳細】
江蘇宿遷:花木科技服務超市成為花農“加油站”
沭陽縣花木科技服務超市,座落在沭陽國際花木城內,超市建筑面積達500多平方米,在花木科技服務超市內,有花木新品種展示廳,花木栽培新技術展示廳、花木植保廳、城市園林工程公司展示廳、花木人才服務廳、花木專家咨詢處等。【詳細】
東莞:七夕鮮花價漲 市民“猶豫” 商家“無奈”
七夕將至,東莞市勝和花市,商戶推出了各種款式的鮮花,供顧客選購,不過今年花的價格要比平日略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