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寧:游走于中、法園林之間(上)(圖)
這樣不同的園林的形式實際上是思維方式的不同,在思維方式層面,中國人最擅長的就是取向思維,把客觀的事物,從外在特征里面進行提煉,通過外在特征進行一些判斷,我們中醫(yī)喜歡觀脈,通過現(xiàn)象看本質。在這個過程當中,把客觀事物表面現(xiàn)象看的非常重,通過我們的想象,把物象和內在的特征聯(lián)系在一起。這種方式相對來說比較廣,用推論的方式做比附。中國人特別強調比喻的方式,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姑娘和水沒有關系,把它聯(lián)系起來。中國的認識階段,更多的是感性,感覺的認識階段。
西方的思維方式比較擅長抽象思維方式。這種抽象思維以概念為基礎,以推理為媒介,分析綜合比較,是理性認識階段。中國人注重形象,對自然的認識,山野,森林,冰水,把很典型的自然風貌保留下來。到法國園林里面,更多的把自然的元素進行概括,是一種抽象化的表現(xiàn)方法,跟自然原有的外在形式有很大的差別。我們通常認為西方的園林不自然,中國園林的自然,但是很多人法國人就不同意這個觀點,認為西方園林比中國園林更自然。他們強調在西方園林更多的應用一些自然的要素,包括植物,材料,水體,這種元素在園林里面占的比較多,中國考慮的是人居環(huán)境,這是對自然不同的認識。
在不同的方面形成不同的思維方式,導致設計過程上的不同。中國的設計比較強調寬泛性,把園林設計和宇宙結合在一起,產生道生萬物的想法。把我們的設計品賦予一定的意義,內涵。中國人設計非常強調主觀認識,我要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怎么想這個事情,怎么做這些,這是典型的中國的設計方法。相比之下,西方的一些設計,可能受西方學術影響比較大,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強調邏輯性。西方人的設計主要強調場地特征,然后把特征分解成元素,這些元素怎么跟場地特征里面,找出比較好的,存在的基礎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表達我對客觀的一種認識,把客觀的規(guī)律在設計里面體現(xiàn)出來。
我們中國人看一個桌子,把它看成是一個整體,它是方的,還是圓的,是紅木的,還是其他木材的,基本上從整體上談這個桌子。但是西方人看到這個桌子的時候把桌子分成桌面,桌腿,加上橫梁成,把桌子分成不同的元素,分析每個元素有什么樣的功能,什么樣的材料適合做,滿足這樣的功能,之后怎么演變,怎么設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方法,這是和中國思想的差別。
在我們的園林無論是文化,還是要素,基本上天文地理人士都是園林的主題,而西方園林則比較強調深度,希望某方面,人與自然的關系,或者自然的特征,或者對地域的景觀特征也好,在某方面強調的非常深,強調視覺空間的變化,強調的不是廣度,而是深度的認識。
編輯:l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