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大路通羅馬:看古羅馬道路交通規(guī)劃
古羅馬道路的寬度因道路的具體用途而有所不同。重要性較低的道路可能只寬 1米左右,用于軍事用途的大道則可達到4至6 米,而在道路與城門的接口處,為了方便人們通行,防止人口過多而引起交通堵塞,道路的寬度甚至可達 15 米。
除此之外,羅馬在道路設計上還十分關(guān)注細節(jié)。例如,古代的車輛較為笨重,車輪大多為木制結(jié)構(gòu),因此會在一些地區(qū)的道路轉(zhuǎn)彎處的路面刻下車轍,以引導輪子更容易地前行。
古羅馬在道路建設上不追求華麗美觀,更注重實用性。堅固耐久的古代羅馬道路被稱為“埋葬在地下的墻”,如今意大利、英國、法國、德國、埃及等國家仍有一些古羅馬道路在使用當中。
如今的阿庇安大道
公元前312年,監(jiān)察官阿庇安·克勞狄烏斯·凱庫斯(Appius Claudius Caecus)主持修建了“阿庇安大道”。這條全長212公里的道路使用了大量石灰石和硬石,有的甚至是從遠處運達的,所有石塊都整齊地切割成多邊形并用混泥土連接,整條道路異常堅固結(jié)實,被譽為是之后羅馬筑路的“樣板”,至今仍在使用。
羅馬的道路堅固耐用,對于軍事大道和重要干線,一般會采用四層的鋪筑方式。挖掘深度一般可達1—1.5米,最下層是用一些小石塊,砂漿或粘土作地基;第二層是不透水層,用小卵石,碎石子,磚塊和混泥土混和夯實;第三層用摻有石灰,沙子,水泥的優(yōu)質(zhì)混泥土鋪在地基之上,并用機器磙壓結(jié)實;最后一層則用鑿刻平整的石塊或碎石鋪成,而且中間略微凸起,以便于雨水流向兩旁。對于次要的或是私人的道路則可能省去表面的鋪設。
直到現(xiàn)在,在英國、法國、德國、埃及等國家,一些羅馬古時的道路仍完好地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例如,英國的華特令大街(Watling Street)和弗希路(Fosse way), 前者是連接倫敦和蘇格蘭的北方大道的一部分;后者則連接著倫敦和??速愄?。
古羅馬不斷完善對于城市道路系統(tǒng)的整體規(guī)劃,盡可能地考慮人們居住的需要。此外,道路設置的驛站、里程碑等又進一步提供了更多便利。
編輯:l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