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內澇吐納自如 廈門出臺辦法謀建海綿城市
擁有海綿般良好的彈性,在吐納間,輕松解決城市水資源困境及城市內澇難題——很多專家說,海綿城市建設就像解決人的肺部問題,能讓城市更好地呼吸。
市民在透水材料鋪就的同安東西溪城區段慢行系統工程示范段散步。楊心亮攝
未來數年間,廈門的城市建成區就有望這樣更自由地呼吸。根據廈門市海綿辦剛剛出臺的《廈門市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暫行辦法》,4年后,廈門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要達到海綿城市要求;而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要達標。
事實上,廈門入選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已有一年多時間,近大半年來關于城市內澇的話題已不再成為媒體的熱點,很多局部、小區的內澇點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透水路面、雨水花園、耐透水坪等一批海綿城市設施崛起,部分老舊小區,也在結合海綿城市建設改造后重新煥發了生機,裝點著美麗廈門的城市容顏。
編輯:xiongsiyan
相關閱讀
襄陽市出臺海綿城市建設規劃
讓雨水自然滲透、就地消納,城市不再出現內澇。記者昨從襄陽市規劃局獲悉,《襄陽市中心城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獲市政府批復。【詳細】
老城新生:武漢“海綿經驗”或全球推廣
近日,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的綠色生長項目組來到武漢,計劃將武漢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活動作為【詳細】
觀察:國家級海綿城市“延遲交卷”為哪般?
2015年,住建部、財政部等部委聯合開評了首批國家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按照申報要求, 試點海綿城市建設周期為兩年。但3年過去了,本該去年就驗收的項目到目前為止還在緊鑼密鼓地建設,這是為什么?【詳細】
上海浦東:大力推廣海綿城市道路核心技術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浦東新區第九屆學術年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