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性園林景觀設計六大策略
1.科學規劃設計
第一,需對園林建設地區的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進行細致的調查與研究,并對土地利用適宜性與生態敏感性進行科學評估。
第二,對設計與規劃區域中人類活動以及生物、物理元素的相關資料進行搜集,并對其進行研究與分析。
第三,制訂合理生態資源保護性建設規劃,對園林建設生態性目標、行動綱領以及指標體系進行明確。
第四,組織相關機構或人員參與到園林景觀規劃的決策過程中,廣泛征集相關人員的意見,并將優秀的建議加入到規劃方案當中,以提高規劃的成功率與實效性。
2.以改善生態條件為設計前提
在設計過程中,應將草木、灌木、喬木作為重點布設對象,在垂直空間上,應側重合理搭配植物草本以及喬灌木的分層結構,全面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在水平空間上盡可能將其設計形成一個立體、大面積負面屏障,以充分擴大園林綠化面積,從而有效發揮其生態效益。
從整體布局來講,應盡可能和園林景觀整體空間環境相一致,讓人們可以通過小小景觀就能了解到整體園林景觀的生態特征。在設計中,綠色植被是亙古不變的基本要素,其在生態景觀中的地位是任一物質都無法取代的。部分設計人員在設計當中更青睞于構建假山、噴泉或是涼亭等建筑,而忽略了植物造景功能,這是不科學的。
3.合理增加綠量
綠量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是一項必不可少之元素,亦是綠地生態功能的基本保障。合理增加綠量首先應選擇適應性強、光合效率高以及葉面積指數高的植被。其次,應根據植物類別以及其在生態位、空間、時間上的不同來合理搭配植被,以構成一個層次鮮明、搭配合理、植被優勢互補的綜合生態群落。該群落不但對綠地功能、結構有著決定性作用,而且還能有效使用園林空間,提升園林利用率,大大增加綠量,讓綠地在局限條件下將其景觀與生態效益發揮最大化。
4.以當地資源作為設計基礎
設計過程中,應當以當地自然資源與條件作為基礎,因地制宜,充分凸顯園林景觀的地方特色。與此同時,還應加強對附近自然資源的保護,將綠色空間與生態系統對城市環境改善作用發揮最大。
此外,在上述基礎上加大對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全面發揮當地特色,因地制宜打造出一個生態宜居環境,構建出一個良性循環、互相依存的復合生態系統。
5.維持物種多樣化
物種多樣化是自然環境較為顯著特點,同時也是當今生態學以及生物學研究熱點與重點內容。園林物種多樣化可以形成一個較為穩定的植物群落,在群落當中,物種間是呈現一種互補狀態,而非競爭的態勢。
所以物種多樣化直接反映著園林景觀生態水平的高低,并且直接影響著本群落的穩定。此外,物種系統化與多樣化能夠有效提高園林生態系統抵抗能力,減少大面積物種災害發生率。所以,景觀設計過程中應以維持物種多樣化為要素,并盡量選擇和園林植被結構較為相近的生物群落。
6.以節約能源為原則
在設計中,應以節約能源為原則,尤其是節約水資源。然而通常情況下,絕大多數植物生長、維護以及保養都需大量用水。因此,如何科學使用與節約水資源成為了當前園林景觀設計地重要課題。在實際中,園林中喬灌木、草木等不同特征的植物,其對水資源需求亦有所不同,但其耗水量卻非常巨大,尤其是對草坪的耗水量。
所以,從生態節能角度而言,在設計過程中應盡量降低草坪覆蓋率,重視栽種喬灌木。此外,應盡可能選用小角度或小容量澆水噴頭,分別對不同物種植物進行供水,并合理安全每類植物供水時間。如若采用滴灌方式,則應適當加長灌溉時間。值得注意的是,盡量不要再干旱期進行植物剪枝或施肥,否則會加快植物生長速度,加大植物用水量。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園林中陽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陰影中的草坪
對于花園的道路來說,觀賞草可以構成令人喜悅的道路邊緣,但是,這樣的邊緣需要很精心的維護,否則景觀也許會不盡如人意。為了邊緣草坪的修剪,寬闊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機來修剪;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用于沿道路兩旁的緩坡地形【詳細】
園林水系池岸景觀設計
近來,環境景觀越來越注重水體,無水不靈;有的房地產公司還提出戶戶開門臨水的要求。而在實際操作上,水面邊岸則是易被忽視且不易設計、施工好的項目。其所占投資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討。【詳細】
中國園林發展脈絡與概述
中國自古以來有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傳統,不論是儒家的"上下與天地同流",還是道家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都把人和天地萬物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視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們去探求自然、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