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城運動”也是一種城鎮化欠賬
建設城市新區本是治理“大城市病”的重要手段。然而,半月談記者在中西部多地采訪發現,一些城市人口規模和資源總量有限的中小縣城也熱衷于拉開城市框架打造新城區,出現了新版“雙城記”,不少地方不僅產生一些“鬼城”,也留下大量后遺癥。(8月5日新華社)
面對因過分追求城鎮化而帶來的繁華與破爛齊飛后遺癥,一些地方的對策明顯有些遲鈍,甚至到了相當被動的局面。這里面固然存在城市消化不足的問題,但根本在于部分地方政府的決策偏離了正確軌道。
追求城鎮化本無錯,但城鎮化發展不可激進,而應與城市發展實際相契合。一些本來規模就小、人口就少的中小縣城,暫時根本無法適應大城市化發展。遺憾的是,這些客觀因素卻被置之腦后,城鎮化大建設依然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到最后,老城的問題越發突出,新城的資源閑置浪費,二者的矛盾也得以不斷加劇。
因此,轟轟烈烈的“造城運動”,到頭來卻成了一筆城鎮化欠賬,這必須要引起各方的警惕。因為,在現有城市容量的基礎上,盲目地開展“造城運動”,只會浪費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這種浪費對中小縣城而言,不啻為滋生“城市病”的主要來源。
所以,任何城鎮化發展,不能只重“面子”而忽視“里子”。新型的城鎮化本質上是人的城鎮化,就是要人享受到由城鎮化發展帶來的生活質量提高。那種一哄而上的做法只會讓城市空有繁華殼子,而缺乏城市化內涵。
基于此,城鎮化發展不能是擴張式的、欠賬式的,而應是實在的、有序的。只有以城鎮產業為依托,統籌好生產、生活、生態的布局,才能確保城鎮化發展科學健康、充滿底氣。因此,推進城鎮化建設,還是要在宜居宜業上多下點功夫。
相關閱讀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河南省以載體建設拓展城鎮化發展新空間
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努力打好“新型城鎮化牌”,不斷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取得了顯著成效。【詳細】
專題丨特色小鎮,究竟該如何建?
特色小鎮不是行政區劃單元上的“鎮”,它沒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鎮也不是產業園區的“區”,它不是單純的“大工廠”,而是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聚焦特色產業,融合文化【詳細】
評論:城鎮化變身“造城”非真正高大上
近年來,不少地方將城鎮化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抓手之一并進行了重點部署,推動了地方尤其是縣域基礎設施的完善和經濟發展。但是,《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中西部一些省份采訪發現,近兩年,城鎮化對縣域經濟的推動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