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綠色建筑領跑全國 展現城市綠色文明
近日,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辦的兩年一屆的“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評選結果揭曉,全國共有9個項目獲評創新獎一等獎,深圳的項目占了1/3。
“綠色建筑”并非指一般意義上植被的“綠色”,而是象征對環境無害,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在不破壞環境及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建筑。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戶,對環境也有重大影響。據統計,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時,人類從自然界所獲得的50%以上的物質原料,也是用來建造各類建筑及其附屬設施。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氣污染、光污染、電磁污染占據了環境總污染的1/3還多,人類活動產生的垃圾,其中40%為建筑垃圾。這一連串的數據表明,要建設綠色中國,推廣綠色建筑勢在必行。
除了節能,綠色建筑也指向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綠色理念,綠色建筑的設計與建造,甚至是一種社會教育的過程,即讓更多的人意識到,應在保持環境的可持續利用的前提下適度地追求生活的舒適。
這些年來,各地都在推廣綠色建筑,但在實踐中其實并非一帆風順。其一,相較于普通建筑,綠色建筑的成本要高出許多,不少開發商只是將“綠色”作為營銷噱頭,并未真正投入;其二,因為綠色建筑涉及到的領域眾多,很多建筑從業人員對它都還沒有完整的認識,這就使綠色建筑的推廣在源頭上受阻;其三,推廣綠色建筑需要政策扶持,比如有地方規定,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的,貸款額度可以上浮20%,類似的做法就有力推動了綠色建筑的發展,但多數地方的支持卻還只是停留在口頭上。
在深圳,綠色建筑的推廣和發展走出了一條新路。通過充分激發市場活力,積極培育涵蓋綠色建筑設計咨詢、節能改造、建筑工業化、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等環節和領域的創新型綠色低碳產業鏈條,深圳目前已形成規模超千億元的綠色建筑產業集群。因為有市場“無形之手”的推動,使得深圳累計新建節能建筑面積已超過1.4億平方米,綠色建筑超過6500萬平方米,占全國綠色建筑面積的10%,有724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
與此同時,深圳還是全國首個全面強制新建民用建筑執行節能綠建標準的城市,率先在國內頒布實施了建筑節能條例、建筑廢棄物減排與利用條例、綠色建筑促進辦法等地方性法規規章。此外,深圳先后出臺了38部相關配套規范性文件和20部地方標準,為建設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綠色建筑的推廣需要決心和魄力,深圳的實踐,展現了一種極具魅力的“綠色文明”。事實上,作為全國空氣質量最好的一線城市,深圳的藍天白云同強勁的經濟增長一直相得益彰,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將環保和“綠色”作為城市文明的核心之一,正是深圳能夠順利實現轉型,并向國際一流城市邁進的重要原因。我們期待深圳能有更多綠色建筑拔地而起,也期待綠色文明能更深入人心。
相關閱讀
遼寧省將在2020年達到城鎮一半綠色建筑覆蓋
在沈陽建筑大學內有一座神奇的建筑【詳細】
綠色建筑≠屋頂花園,真相盡在高交會
如今,綠色建筑、節能建筑已經是全球建筑發展的大趨勢。其實早在2005年,我國已經開始推廣綠色建筑,但對于什么是綠色建筑,很多人還存在一些誤解。【詳細】
商務區博物館居民區 上海綠色建筑快速生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引,我國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框架體系不斷完善,發展循環經濟越來越成為產業園區及企業的共識和行動;生態文明、環保觀念深入人心,綠色生活方式日益成為民眾的自覺選擇。【詳細】
中國綠色建筑幾大難題亟需解決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設計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高級建筑師秦盛民表示,“首先,我們的評價標準出問題了,現行標準重措施輕結果,新標準的修改方向肯定將是以結果評價為導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