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防災的理念需要被納入城鄉發展規劃中
今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 (Typhoon Lekima)8月10日凌晨登陸浙江,肆虐了兩天,正在離開。據應急管理部和國家減災中心信息,截至8月12日9時,“利奇馬”共造成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6省(直轄市)34市184個縣(市、區)877.5萬人受災,170.8萬人緊急轉移安置,1.8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近5300間房屋倒塌,4.2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445.2千公頃,其中絕收42.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34.5億元。綜合來看,此次臺風早有預警,但是地方的應急準備仍然不足。特別是浙江臨海市,這樣一個有著非常悠久的防洪經驗的城市,此番嚴重被淹,更凸顯了防災應急準備不足。我們現在的尚無力左右超級臺風,所以政府應急準備就是非常關鍵的,俗話說“十防九空”,但是應急預案就是針對這一次的預防,這才是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
政府和公眾應該對臺風及洪災有清醒的認識,這類氣象災害其實是人類面臨的最主要災害之一。無論是從歷史上還是全世界范圍來看,雖然洪災造成的傷亡可能會相對較小(比如與地震相比),但洪災一直是經濟損失各害之首。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極端天氣日益頻繁,超級臺風頻發,而且影響范圍不確定性增強。以往臺風出沒較少的北方地區現在也受到越來越多的影響。比如此次的“利奇馬”,去年的臺風“溫比亞”等都給山東地區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類似的,在西半球,2012年美國“桑迪”颶風(Hurricane Sandy)波及美國東北繁華地區,淹了紐約市,一度刷新美國災害損失記錄。
值得欣慰的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臺風等氣象災害的可預測性,可防御性大大增強。而且隨著人們對人和自然關系認識的深入,人們可以通過進一步增強主動能動性,趨利避害,實現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針對洪災和我國當前應急管理現實,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工作,從而最大程度減輕臺風和洪災等對人們的影響。
(一)源頭治理,特別需要在城鄉發展規劃中整合進減防災的理念。由于各地城鄉發展規劃主要由當地的發改委、規劃局等單位主導,減防災和應急管理部門參與不足,因此風險防范和減防災理念未能得到充分體現。比如一些地區的不少水道、濕地、行洪道或蓄洪區被開發利用,一旦出現高強度降水,常會出現洪澇災害。城鄉發展規劃中應當秉持安全韌性理念,避讓高風險區。可以把一些濕地等改造成公園,這樣既可以作為洪災發生時候的蓄洪區,也可作為平時百姓休閑娛樂場所。
(二)依靠群眾,依靠市場,要通過政策規制、市場機制、經濟激勵等多種方式,增強群眾自我防護的能動性。鼓勵人們增強減防災意識,學習減防災知識和技能,平時做一些必要的應急準備。可嘗試通過洪災保險等手段,激勵人們趨利避害,加強風險分擔,降低損失。
(三)既要重視工程技術,也要汲取傳統智慧。水利工程,比如大壩、海堤等對防洪抗災有一定作用,但是絕不能篤信這些工程設施的效果。一方面,這些工程設施在巨災面前很有可能會失靈,比如美國新奧爾良市的防洪工程、日本東北地區修建的十米高的防波墻在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2011年的地震海嘯中都瞬間失去了作用。另一方面,過于相信這種工程措施的保護作用,反而會激勵人們在高風險(比如河邊、低洼地帶、海邊等)區域進行開發建設,從而更多地暴露在風險之中。我國的一些傳統智慧,比如天人合一的理念,對我們現代災害治理很有指導意義。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利用自然之勢,歷經千年仍然在防洪灌溉中發揮著作用。我國歷史悠久,文明從未中斷,一些沿江或沿海的古城等都具有著非常豐富的應對經驗,需要重新認識、挖掘和學習。比如這次受災嚴重的浙江臨海市,古城墻其實就有非常好的歷史防洪工程,而且一直在發揮重要作用。這些設施如果能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視,并且運用充分,大概率不會出現這次如此嚴重的江水倒灌,全城淹沒的災難。
(作者系山東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