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公共空間融入城市文脈
近年來,上海市推動黃浦江兩岸貫通及濱江岸線轉型為以公園綠地為主的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昔日的“工業銹帶”變成了“生活秀帶”,為上海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指出,“工業銹帶”變成了“生活秀帶”,人民群眾有了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在城市建設中,一定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合理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努力擴大公共空間,讓老百姓有休閑、健身、娛樂的地方,讓城市成為老百姓宜業宜居的樂園。
從“工業銹帶”到“生活秀帶”, 這既見證了城市的發展歷程,標志著曾經以生產功能為主導的城市正在愈加突出城市的文化、休閑、康養功能,也更加凸顯了城市的“人民性”。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人民群眾的需求和滿意。這也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的那樣:“人們為了生活而來到城市,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
莎士比亞曾說過“城市即人”。要讓城市更美好,就要充分顯示出對人的尊重,讓城市中人的生活更方便、更舒適、更愜意。對此,需要積極開拓、營造公共空間,發揮好包括工業遺產在內的城市文脈的作用,用文化之力涵養城市發展,激發工作生活于此的人們的創造力,并反過來將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
其實,不單在上海,近年來,車間廠房變身藝術空間、廢棄的工業園區成長為主題公園,以及伴隨著城市舊城改造,舊民居、舊街巷等不再是簡單地被高樓大廈取而代之、反而成為城市中心的文化街區的這類“蝶變”,在全國不少城市都有,并且愈加成為一種趨勢。它們在保留城市記憶、為城市增添文化氣息和時尚元素的同時,拒絕大拆大建和“千城一面”,正在將一個更為個性的城市交到城市居民的手中,而這也需要所有城市建設者進一步發揮好創造力,通過規劃和設計,提升城市發展的文化品質,以適應今后人們對文化休閑、宜居型城市需求的時代變化。
城市公共空間是人們日常交流活動的場所,同時也是城市的文化精髓所在,承載著一座城市的精神風貌。從某種意義上講,城市本身就是文化遺產,是文化與歷史的載體和容器。一個城市的創新能力往往來自于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與交織,而公共空間正是保留個性、體現城市文脈、涵養城市品質的最佳場所,它不僅是城市居民享受美好生活的標配,更為城市創新、競爭力的勃發提供著厚實的支持力。
因此,城市公共空間不僅僅關系著城市形象,更是居民生活及城市發展的需要。這也就要求,擺脫一些城市公共空間的規劃設計重修飾、輕功能的傾向,發揮公共空間作為城市功能有機組成部分的作用。對此,需要挖掘公共空間的文化資源,引入鮮活的文化生態,同時提供包括閱讀吧、咖啡館、博物館、展覽館以及配套的服務設施在內的面向市民生活的各類業態,讓公共空間成為適宜人們休閑、交流、娛樂的場所。
我們應當看到,在城市的發展進程中,從生產型城市,到商業貿易型城市,再到文化休閑、宜居型城市,人們對城市的期望及塑造是在不斷變化的。相應的是,城市從其形成建設之初的個性突出,到工業時代的個性消減,再到如今崇尚城市個性的回歸,城市的種種變化與人的需要有著巨大的關聯性。伴隨著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多的人將生活在城市之中,人與城市“有機共同體”的關系也將更為密切。對此,開拓營造公共空間需要充分考慮到人們當前及未來的需求,充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而讓人們從城市獲得福祉。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