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風景園林師協會(ASLA)2019年度盛會
ASLA 2019年度盛會
ASLA介紹
2019年度ASLA獎項近日公布,中國獲獎項目再次刷新紀錄。美國風景園林師聯合會獎(ASLA獎)是美國乃至全球最高級別的風景園林獎項,分為專業組(ASLA Professional Awards)和學生組(ASLA Student Awards)。美國風景園林師聯合會學生獎設立于2004年,目的在于獎勵景觀領域有探索和創新精神的在校學生。該協會各類獎項立足在美國本土并輻射全球,被廣泛關注并成為專業判定標準。
會議概況
2019年11月15日-18日,美國風景園林師協會(ASLA)2019年度盛會在美國圣地亞哥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辦。會議分為學術論壇(Education Session)、展會(EXPO)、工作坊(Workshops)、專業實踐分享會(PPN Live)、頒獎典禮(Ceremony)等版塊。
今年的學術論壇進行了逾百場講座,近300家參展商參與了展會,來自中國的3個專業獎團隊和7個學生獎團隊參與了頒獎典禮。
學術論壇
在學術論壇部分,逾百場學術論壇邀請了活躍在美國景觀領域的一線設計師、高校教師及風景園林師協會會員,就氣候變化、彈性景觀、參與與民主、實踐與公平等主題進行了演講與分享。
在學術論壇的在地論壇(Field Sessions)版塊,設計師們分享了在圣地亞哥當地進行的實踐與思考,就巴爾博亞公園的過去,現在和未來、San Elijo瀉湖的瀉湖恢復與環境管理、圣地亞哥河生態系統的誕生與重生、邊境城市設計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基于自然的戶外學習環境等主題做了報告。
在教育論壇(Education Sessions)版塊,來自LEED綠色協會(LEED Green Associate)和埃斯特拉土地規劃公司(Estrada Land Planning)的設計師們針對在圣地亞哥當地進行的實踐,發表了題為歷史和當代利用:圣地亞哥巴爾博亞公園面臨的挑戰(Historic Preservation and Contemporary Use: Challenges in Balboa Park San Diego)的主題演講,演講嘉賓認為景觀設計師時常處于廣泛的利益競爭之中,在為期數年的針對圣地亞哥巴爾博亞公園這一國家級地標式街區的設計改造里也是如此。設計師以巴爾博亞公園中的巴拿馬廣場為例,同參會者分享了如何平衡相關的利益競爭,經過多年的爭議而最終競標。獲得ASLA專業獎的獵人角南公園和多米諾公園的SWA與James Corner Operation設計團隊,共同完成了名為兩個公園/兩個自治市鎮/一條河——獵人角南公園和多米諾公園(Two Parks/Two Boroughs/One River: Hunter’s Point South Park and Domino Park)的主題演講,作為21世紀濱水公園的典范,獵人角南公園和多米諾公園從工業遺跡中誕生,都面臨著公平、士紳化和彈性設計的問題,設計師們分享了他們應對這些復雜挑戰的策略,以及促進社區參與的成功經驗。來自斯托斯景觀都市主義(Stoss Landscape Urbanism)的克里斯·里德(Chris Reed),來自澤德事務所(Studio Zewde)的薩拉·澤德(Sara Zewde),和來自灰度協作(Grayscale Collaborative)/哈佛研究生院(GSD)的斯蒂芬·格雷(Stephen Grey),就美國景觀實踐中黑人社區面臨的挑戰,發表了題為身份和設計(Culture, Identity, and Design)的主題演講,設計師們從如何認識那些塑造了過去的景觀并將塑造未來景觀的復雜歷史、文化傳統、身份和人口的方面出發,結合在費城、波士頓和圣路易斯進行的項目實踐,探討如何在設計過程中創造性的引入代表性和公平性,并使其成為工作的成果。
論壇現場
展會
在展會部分,有近300家參展商參與了這一風景園林行業最大的貿易展覽,現場展示其新產品、服務和技術應用,風景園林實踐與歷史理論方面的專業書籍也在展會的書展部分展出。
展會現場
11月16日及17日,在展會中央的ASLA學生獎展演區,所有學生獎獲獎團隊就其項目進行了分享與答疑。
學生獎展演現場
頒獎典禮
2019年ASLA專業獎與學生獎頒獎典禮于11月18日下午舉行。ASLA主席及評審團代表發表演講,高度肯定了獲獎作品,并為各獲獎團隊頒獎。
ASLA主席與評審代表發表演講
今年的專業獎評選共有36個獲獎項目,來自中國的團隊榮獲3項大獎。規劃分析類中,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規劃(Revitalizing the Great Wall—Datong Ancient Great Wall Cultural Heritage Corridor in Shanxi Province, China)斬獲榮譽獎。綜合設計類中,中建集團的夢想之窗——敖包山頂公園(Yellowhorn Farm Park),水石設計的長春水文化生態園(Changchun Culture of Water Ecology Park)斬獲榮譽獎。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團隊在頒獎現場
中建團隊在頒獎現場
水石設計團隊在頒獎現場
來自中國的專業獎獲獎團隊合影
在學生獎評選中,共有26組學生從368組參選者中脫穎而出,北京林業大學、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農業大學、香港大學均各有斬獲。通訊傳媒類中,來自北京林業大學的城市更新下的社區營造演進實踐:大柵欄微更新手冊(Urban Regeneration with Community Building: Dàshílànr Micro- Regeneration Handbook)獲得最佳獎。研究類中,來自清華大學的雨洪管理過程可視化與績效評估(Monitoring Design: Stormwater Management Process Visualization and Evaluation)獲得最佳獎。規劃分析類中,來自香港大學的作為沖突調解人的水:約旦河流域分散系統的工具(Water as Conflict Mediator: A Tool Kit for a Decentralized System in the Jordan River Basin),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城市綠色空間網絡——捕獲空氣顆粒物(Urban Green Space Network: Capturing Air Particulate Matter),來自華南農業大學的從風險到多產:珠江三角洲的演替性鹽沼農業系統(From Risk to Productivity: A Sussessional Salty Agriculture System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來自北京林業大學的后Alass景觀:永久凍土區域的防凍融綠洲構建研究(Post Alass Landscape: The Construction of Anti-Freeze-Thaw Oasis on Permafrost Area)均獲得榮譽獎。綜合設計類中,來自香港大學的塑料潮(A Plastic Tide)獲得榮譽獎。
城市更新下的社區營造演進實踐:大柵欄微更新手冊團隊在頒獎現場
中國獲獎團隊合影
附中國團隊獲獎名單
專業獎:分析規劃類榮譽獎
·項目名稱:
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規劃(Revitalizing the Great Wall—Datong Ancient Great Wall Cultural Heritage Corridor in Shanxi Province, China)
·項目團隊:
主持人:李運遠、馮瀟
總設計師:馮瀟
總規劃師:李運遠、張云路
風景園林:趙晶、頓實、白樺琳、王宏達、稅嘉陵、李爽、趙可極、陳思琪、王亞迪、劉昱含、程文宇、黃思成、武亞男
地理信息系統:王佳、張隆裕
生態修復:李國雷、史文輝、姚光剛
風景建筑:段威、周超
文化旅游:王忠君、吳若云
·項目概況:
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人類文明的寶藏。本規劃沿大同古長城建立了一條長度258公里,涉及面域186平方公里的文化遺產廊道,涉及遺產保護、生態修復、文化旅游、村域經濟等多項目標。通過激發長城遺產蘊含的能量,有望獲得巨大的衍生效益。可以預見的是,這一區域將因為長城的保護和彈性開發而復興。
·評委會評語:
中國長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遺產資源之一,但這一古老的寶藏面臨著生態環境惡化、旅游機會減少、周邊社區經濟衰落等問題。基于對歷史和文化遺產的分析,廣泛的公眾參與,規劃策劃了一條長達258 km的大同古長城文化遺產廊道實施方案,為振興工作繪制了藍圖。植根于該地區的景觀和非凡的文化遺產,規劃團隊開始了重大的生態修復工程,建立了以旅游發展為目標的景區,遺產廊道的建設不僅意味著場地的復興,更是長城沿線社區的重生。
專業獎:綜合設計類榮譽獎
·項目名稱:
長春水文化生態園(Changchun Culture of Water Ecology Park)
·項目團隊:
設計總包:水石設計
策劃規劃:水石設計
景觀設計:水石設計
建筑設計:水石設計
景觀設計合作:中邦園林
文保建筑合作:吉林省城鄉規劃院
勘察測繪:長春市政工程設計院 / 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
施工單位:中慶房建 / 中邦園林 / 吉林省建筑消防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水石工作團隊:水石景觀四室 / 建筑設計四部 / 水石工程(施工圖團隊、米川創作室)/ 建筑設計七部 / 水石品牌
·項目概況:
長春水文化生態園是城市再生項目,項目原址是一座具有80年歷史的水廠,通過改造及功能置換,其成為了文化藝術社區。設計中,最大程度保留了原生態自然環境,最大程度尊重了歷史痕跡,最大程度融入當代生活方式。
設計突出三方面特色,首先以景觀思維統籌了規劃、建筑、景觀、藝術裝置等多專業;其次,景觀設計突出系統性,形成了慢行系統、原址動植物生態系統、水生態自凈化系統;再者,嚴格控制設計強度,突出功能化、人文感。
·評委會評語:
項目不僅保存了場地的文化記憶,且具有前瞻性地展示了先進的可持續發展實踐措施。
專業獎:綜合設計類榮譽獎
·項目名稱:
夢想之窗——敖包山頂公園(Yellowhorn Farm Park)
·項目團隊:
中國中建設計集團總部設計四院
設計主持:宋宇輝、馮文娜
設計團隊:陳潔、朱成輝、陳楠、張永清、陳宗瑞、李璐、李磊、王煜
·項目概況:
一百年前,敖包山是當地的“神山”,寄托了牧民的信仰和精神世界。由于人們對環境的任意破壞使這里變成了荒漠。敖包山公園是為了“紀念”而重生的!紀念生態修復的同時,也展現了牧民新生活。這是一個集科普公園、露天紀念館和冥想空間于一身的新農村景觀。設計原則是盡量減小對山體的變動,與此同時最大化的得到當地農民及政府的認可。項目發展至今,儼然成為了中國防沙造田,荒漠修復最好的實例之一。
·評委會評語:
曾經肥沃的內蒙古草原由于過度放牧、伐木。風沙、干旱的原因飽受沙漠化的困擾。在過去的20年中,在當地和國家政府的努力下大量的沙地已經退沙還林,文冠莊園基地內的敖包山公園是為紀念這段歷史而建。設計師通過使用當地材料、植物和建造方法聯系了過去與將來,創造出簡單、美觀的構筑物和觀景平臺去呈現重生的當地生態景觀,講述非凡的變革故事。
學生獎:交流傳媒類杰出獎
·項目名稱:
城市更新下的社區營造演進實踐:大柵欄微更新手冊(Urban Regeneration with Community Building: Dàshílànr Micro- Regeneration Handbook)
·獲獎者:
張宜佳、呂婉玥、方瀕曦、鄧佳楠、師曉潔、林晗芷
·指導老師:
郭巍
·院校:
北京林業大學
·項目概況:
大柵欄微更新手冊以北京大柵欄街區為例,以微更新為理念指導,探索北京老城胡同街道空間的更新方法,旨在規劃設計過程中,推進空間更新和社區營造協同發展。我們實地考察了大柵欄地區,并與當地居民、政府、設計院規劃人員進行交談。我們在總結之前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編寫了這本手冊,并通過胡同快閃活動、新媒體、紀錄片和公共論壇等形式向公眾分享我們的研究成果,之后根據反饋對手冊內容進行互動式修改。我們希望在居民、游客、政府和專業人士之間搭建一個共營共建的平臺。該項目是具備交流性和啟發性的,希望讓更多人接觸和學習到優秀且豐富的城市微更新項目更多的可能性。
·評委會評語:
城市發展的壓力不斷增長,對老北京大柵欄商業區與其歷史悠久的胡同肌理特色產生了無形的威脅與改變。這本手冊致力于提出以微更新為理念的前瞻性策略,為這個復雜綜合的百年老城區提供了一條前進的道路。這本手冊兼具美觀性與全面性,是社區廣泛參與的結果,包括了快閃活動、新媒體、紀錄片、公共論壇與互動活動。這是一本面向廣大居民、政府和設計專業人士的手冊,不僅針對這個社區的轉型,也形成一個可分享推廣的、吸引參與的實踐方式,為許多其它社區播下更新營造的種子。
學生獎:研究類最佳獎
·項目名稱:
雨洪管理過程可視化與績效評估(Monitoring Design: Stormwater Management Process Visualization and Evaluation)
·獲獎者:
周懷宇
·指導老師:
劉海龍、賈海峰
·院校:
清華大學
·項目概況:
雨洪管理研究中,實地監測分析的準確性遠高于模型模擬與水文計算。高精度監測數據可有效支撐景觀項目雨洪管理過程還原及績效評估。研究以清華大學勝因院為研究場地,利用無線傳感網絡(WSN)在線監測技術,通過系統設計組織多種傳感器收集分鐘級的降雨、樹冠截留、土壤持水量、下滲、積水、溢流等雨洪管理數據。研究依據11場降雨數據,定量評估了場地樹木冠層及終端雨水花園所發揮的徑流削減作用,并分析指標相關性,可視化復雜的土壤水文過程。本研究提供的監測指標、系統及分析方法在景觀項目雨洪管理監測中具有較強的推廣性。
·評委會評語:
這個杰出的研究項目代表著風景園林師在提供雨洪管理實時有效的監測工具(不僅限于模擬和標準計算)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該研究使用太陽能與無線傳感網絡連接了各種監測設備和傳感器,評估了樹木冠層和生物滯留池對徑流的影響,并建立了基于科學的后評估模型。隨著雨洪管理和韌性設計變得越來越重要,收集到的定量評估數據變得非常珍貴,這不僅可以支撐方案的有效性,而且有利于在業主和公眾中建立對該領域工作的認可。
學生獎:分析規劃類榮譽獎
·項目名稱:
后Alaas景觀:永久凍土區域的防凍融綠洲構建研究(Post Alass Landscape: The Construction of Anti-Freeze-Thaw Oasis on Permafrost Area)
·獲獎者:
歐小楊、王婧、鄒天嬌、黃思寒
·指導老師:
鄭曦
·院校:
北京林業大學
·項目概況:
面對氣候變化影響下的永久凍土退化,該項目提出了一種“綠洲戰略”, 通過對多年凍土生態系統負自然演替的分析,建立不同演替時期植被覆蓋度、土壤保持力、蒸騰速率、抗逆性、生產力等的抗凍融指數。綜合選擇具有特定植被更新組合能力的植物種類,并結合工程措施,構建三種類型的“彈性綠洲”。該項目認識到并利用氣候變化對阿拉斯熱巖溶湖區的短期積極影響,同時著眼于建設更具韌性的文明的可持續發展,將景觀干預視為解決地區矛盾的關鍵機遇,并將全球宏觀相關問題轉化為具有生態、社會和經濟彈性潛力的小規模干預。它通過一個基于景觀的框架來面對生態和文明的退化,重建人們對退化的永久凍土地區的信心。
·評委會評語:
該項目針對東西伯利亞高原永久凍土層急速退化的問題展開。此問題影響破壞了傳統經濟和文化,并引發森林和牧場大面積的水災。從根本上講,該研究計劃是積極樂觀的,它提出了一種富有創造性而全面的抵御和適應模式。這項計劃能幫助已存在了數千年的當地聚落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持續生存、發展和繁榮。它詳細闡明了如何恢復生產性景觀、如何精心選配植物群落并在牧場和基礎設施廊道上創造綠洲、如何營建彈性堤壩等,這些都有利于打破威脅該地區乃至全球的破壞性凍融循環。
學生獎:分析規劃類榮譽獎
·項目名稱:
從風險到多產:珠江三角洲的演替性鹽沼農業系統(From Risk to Productivity: A Sussessional Salty Agriculture System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獲獎者:
楊瀟豪、陳婉文、黃津、鄒嘉鏵
·指導老師:
陳崇賢、夏宇
·院校:
華南農業大學
·項目概況:
該方案提倡結合濕地系統的演替能力,建立一種演替式咸水濕地農業景觀系統,轉變廣州海岸地區的現有農業生產運作方式,以適應未來海平面上升所引起的風暴潮及海水淹沒等環境影響,同時恢復原有的紅樹林棲息地,為農業生產和生態可持續創造新的社會、生態、經濟和文化價值。該規劃設計將海平面上升帶來的風險轉變為了農業發展的新機遇,為應對海平面上升提供了一種彈性農業發展模式。
·評委會評語:
該規劃提議是影響深遠的,著眼于中國珠江三角洲災難性海平面上升的長期前景。面對在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的巨大復雜性問題,規劃者提出了分階段80年的適應策略,首先轉變農業經濟在灘涂水產養殖,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替換灘涂鹽沼,最后實現了一個混合濕地和紅樹林的浮動平臺、漁業、沼氣發電。這個復雜而精致的規劃試圖通過提供建設性的回應來保護當地文化,否則這將是一個毀滅性的現實。
學生獎:分析規劃類榮譽獎
·項目名稱:
城市綠色空間網絡——捕獲空氣顆粒物(Urban Green Space Network: Capturing Air Particulate Matter)
·獲獎者:
余銀財、邱悅、尚筱玥、趙文睿、陳明
·指導老師:
戴菲
·院校:
華中科技大學
·項目概況:
聯合國環境署在2019年5月刊載了名為《空氣污染最傷害最貧窮的人》的文章,文章表明全球每年約有700萬人死于空氣污染并且他們大多來自于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的發展中國家。空氣污染是眾多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普遍性問題,而空氣顆粒物則是對人體傷害最直接、危害最大的空氣污染物。我們通過長達一年的環境實驗和計算機模擬,發現城市綠色空間具有消減空氣顆粒物濃度的作用。因此,我們嘗試規劃城市綠色空間網絡來連接城市破碎的綠地,以吸收空氣顆粒物和阻隔顆粒物擴散的方式去消減它的濃度,這對城市生態穩定同樣有增益作用。本次規劃的方法和意義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城市,同樣對深受空氣顆粒物污染的亞、非、拉美地區的國家和城市具有借鑒意義。
·評委會評語:
這一強有力的、有充分記錄的研究項目令人信服地證明,城市綠地可能是應對全球空氣污染危機(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基于對中國武漢快速增長的持續一年的監測,以及隨后的計算機建模,該項目詳細而清晰地展示了城市內的綠地網絡,包括小徑、公園和綠地,如何能夠吸收和阻止有害顆粒物的擴散。這項研究巧妙地突出了景觀在面臨環境退化致命影響的社區中的愈合能力。
學生獎:分析規劃類榮譽獎
·項目名稱:
作為沖突調解人的水:約旦河流域分散系統的工具(Water as Conflict Mediator: A Tool Kit for a Decentralized System in the Jordan River Basin)
·獲獎者:
Natalie Wai Yan Law
·指導老師:
Maxime Decaudin
·院校:
香港大學
·項目概況:
該項目研究了跨界水政治對約旦河流域的水供應和使用權的影響。它提出了一個新的設計框架,該框架將使權力下放的系統具有包容性和參與性的新戰略計劃得以實現,以實現社區一級的水安全并解決地區一級的沖突。它為當前的集中式水管理系統提供了可行的替代方案,并建議將水安全作為實現政治穩定的關鍵角色。該項目在共享流域內的地緣政治系統和景觀特征之間導航,使社區能力建設能夠實現水安全。它提出了水與穩定之間的新聯系,并提供了將水變成沖突調解人的戰略工具。
·評委會評語:
這項雄心勃勃,溝通良好的研究項目研究了約旦河流域(世界上政治最不穩定的地區之一)的水政治。在政治穩定和水安全相互關聯的前提下,該提案提供了一個戰略工具包, 自下而上,分散的水資源獲取方法,該方法認識到影響整個干旱地區水資源分配的獨特景觀特征隨著全球水資源獲取的生死攸關問題日益迫切,該項目提供了兩種模式:基于社區的干預措施,以及通往廣泛解決沖突的道路。
學生獎:綜合設計類榮譽獎
·項目名稱:
塑料潮(A Plastic Tide)
·獲獎者:
Wiley Chi Wai Ng
·指導老師:
Scott Melbourne
·院校:
香港大學
·項目概況:
根據聯合國進行的一項調查,每年有1500萬噸塑料隨意地倒入世界海洋。按照目前的速度,到2050年,塑料的重量可能比魚類多(David Hutt,2018年)。問題在南中國海沿線國家最為嚴重,即中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75%的塑料垃圾被遺棄至海洋中。這些漂浮的塑料大部分都在南中國海呆了兩年,然后才漂出大海。在這兩年內,沿海村莊被塑料浪潮嚴重襲擊。
·評委會評語:
該設計旨在通過賦予當地村莊權力,設計設備和結構以鼓勵自發性塑料回收來扭轉這種局面。通過最近在塑料加工方面的創新,提出可以在有效的景觀系統中開采,切碎,清潔,干燥,烘烤和冷卻塑料潮的建議。
編輯:劉曉茜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