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th Griffiths:在建筑業,最關鍵的是時間
Keith Griffiths是Aedas的主席、全球設計董事及創始人。
Aedas已經連續14年位列全球十大建筑設計事務所之一,業務范圍覆蓋城市規劃、高層商業和住宅、機場和市政設施等各類項目設計。
隨著土地成為城市中最有價值也最稀缺的資源,城市規劃者和設計師的工作變得越來越復雜。破舊與立新并進的中國,也已成為各類規劃及發展理念落地的試驗場。對于建筑設計行業而言,如何以“人”為尺度,真正讓城市按照日常需求被設計,并服務于長遠的未來,諸多從業者仍處于摸索平衡點的過程中。在Aedas主席及全球設計董事紀達夫(Keith Griffiths)看來,西方以人為本、注重文化的社區營造理念仍有頗多可借鑒之處,但他更期待在不久的未來看到開放、高密度、富有活力的“中國解決方案”。
Q:歐洲的許多城市歷史悠久,社區和街道看上去卻充滿活力,這是為什么?
G:最關鍵的是時間。建筑不是一門科學學科,我們經常出錯。時間使我們能夠犯錯、改正錯誤并思考問題。建筑本身也要隨著市場、文化、環境和使用者的變化而變化,時間能夠幫助塑造一個將生活和工作很好結合的成功社區。以倫敦的SOHO區和考文特花園為例,零售、辦公室、住宅、酒店等各種業態集中在幾平方英里的區域內,充滿活力;每個人都有主人翁意識,因為很多家庭在這里生活了一個世紀以上;這里還有很強的文化意識。所以在拆舊建新之外,城市更新的關鍵,應該是保留一個地區的文化和日常歷史,保留身處文化中的人。現有的建筑物、生活方式、街道格局、步行線路……這些都是城市的記憶。在我們前進的過程中,維護并持續發展城市結構是至關重要的,而不是將這些全部抹掉、從頭開始。
Q:在中國的大城市里,“城市更新”如今是個時髦的話題。你覺得目前我們對于這個概念有哪些誤解,或者期待過高的部分?
G:在中國,“城市更新”這個概念可以有幾種不同的闡釋。比如在深圳,這是一個1980年代從零開始建設的城市,很多區域沒有什么規劃。但是居住在這些舊樓里的人,對這座城市有很強烈的歸屬感,創造了強大的社會文化。所以在深圳的更新過程中,建筑物沒那么重要,但要維護迅速發展的文化環境很難。另一種情況類似于倫敦的Regent Quarter的例子。那里的文化氛圍不強,但是有非常濃厚的建筑文化。這里的人行道和車道很窄、很密集,社區風格的連續性很強。在更新過程中,我們重新利用了大部分原有的建筑,并加入了一些新的高層建筑。盡管再利用的建筑物質量不一定好,但它很可愛、很古樸、有歷史、有魅力。那種可以在街對面向鄰居揮手致意的感覺是不可思議的,也很難量化。城市更新的復雜性,就在于每個地方的情況都不一樣。像上海這樣的中國城市,可能會有從零售這種特定業態出發、高度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但城市除了市中心也有郊區,解決方案就有很大的不同。
Q:在你的印象中,有哪些能將城市規劃、商業理念和普通人生活需求結合得非常好的社區案例?
G:我覺得如此理想的結合案例是不存在的。在紐約、倫敦、巴黎,能找到很多將生活、工作、娛樂、文化、商業結合得很好的“低密度城市”案例。但中國城市需要的,應該是高密度、高層建筑更多的城市樞紐。在西方,一般城市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000人;但在中國,城市的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2萬至3萬人。我們無法在一個平面上解決問題,但是我們需要10倍規模的人行道,那就需要在多個平面上解決。建造一堆塔樓、一個連通樓宇的平臺,以及可以讓人通行的購物中心,僅僅是解決問題的原始方法。未來的高層建筑物應該要將4至5層樓的低層空間開放出來,讓它們不再是封閉的購物中心,而是開放露天平臺的一部分。目前中國的一些商業區已經形成了高密度的高層建筑群,但缺少了文化和生活的元素,很難讓人感覺自己屬于這個社區。中國需要向全世界展示如何創造出高密度、摩天樓集中、可持續發展,而且具有文化意識、將工作和生活很好結合的城市中心,這是一個挑戰。
Q:城市規劃常被認為是政府部門的工作,但城市的使用者是每一位市民。建筑設計師是如何通過設計,將這兩個群體的想法與需求整合起來的?
G:在歐洲,城市規劃的立法過程非常復雜,涉及到很多迭代、很多人和很多機構。盡管物業是開發者的財產,但社區有很強的發言權。土地為公眾提供服務,公眾就有權利對土地的使用發表評論。現在在許多國家,公眾都擁有權利批準一塊土地的使用方式,而不僅僅是政府。他們的意見是有價值的。所以對建筑設計師來說,最重要的也是在設計之前就展開討論—這片土地需要什么?市民需要什么?只建一棟辦公樓就夠了嗎?是否需要一個社區中心?需要更多零售品牌嗎?引進本地品牌還是國際大牌?如果我們盡可能滿足這一系列要求,那么自然就有了一個好的設計方案,犯錯的機會也更少,政府和公眾都會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Q:過去10年里,你所在的建筑設計行業發生的最大變化是什么?這個變化正在對行業內外的人產生什么影響?
G:我想分兩個部分來回答。一方面,我們的設計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過去我們要嘗試在二維的紙上畫圖創造三維的視角,但現在計算機已經成為一種真正的設計工具。我們可以在計算機中操縱空間、創建形狀非常復雜的建筑物模型,并實現可視化。另一方面,在亞洲、在中國出現的機會性變革是高密度的高層建筑群。在設計城市方面,我們已經不能再向西方學習,我們可以向西方學習文化和社區,但不能從設計高密度、高層建筑、多用途的商業城市的角度來學習。隨著中國開始城市建設,它開始意識到問題并尋找解決方案,首先是新的建筑物類型,比如Loft;然后是新的建筑開發項目,比如商業綜合體。將人們聚集在一個高密度城市里,讓他們愉快地工作、生活和娛樂,并使他們感到幸福,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我們目前用來解決問題的工具非常簡單,就像使用石頭的山頂洞人一樣,但問題本身是更為復雜的。
Q:對于未來的城市生活,你最關注哪個方面?
G:可持續是一個整體問題。當我們設計可持續建筑時,必須回過頭來討論能源是如何被消耗的。高層建筑利用鋼鐵和混凝土建造了巨大的框架,這是巨大的能源消耗,所以必須延長建筑物框架的使用壽命,以便對其實施改裝和調整;此外,未來需要更多開放的、互相連接的、多用途功能的建筑,建筑物的基礎部分往往是變化的關鍵。所以在可持續建筑的設計過程中,首先要確保設計的框架具有適應性。建筑物的運營成本也很關鍵。辦公樓中的照明曾經是我們最大的煩惱,因為它在耗能的同時會產生大量熱量,還需要冷卻。有了功率很低、發熱量很低的LED燈之后,這就不是問題了。比如外墻部分的玻璃,如何在保證照明和通透性的情況下,進一步提高隔熱性?再比如朝向,朝西的建筑往往會很熱。實際上,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對建筑物朝向要求嚴格的國家,所以,這可能是個好的開始。
建筑是城市的主體,運用可持續設計理念和環保新型材料為建造低碳環保型的未來之城提供了可能性。
編輯:劉曉茜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