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小赤社區:保持本地特色,改善公共設施
1.建立背景
小赤村原名小赤崁,是澎湖縣白沙鄉內唯一不靠海的村落,明清時代荷蘭人在大赤崁建筑城堡,小赤聚落位于大赤崁南方,因此得名;全村人口僅200余人,多以務農為業。2011年,小赤社區初次參加澎湖縣文化局推動新故鄉社區營造計劃,以“藝術研習,藝術家合作”的模式帶動社區,全村人口數雖不及200人,卻能展現強而有力的動員力及號召力。
2.策略與方案
(1)深度挖掘本地特色
澎湖縣大力推展社區營造計劃,主打在地關懷、文化再生、創意介入、景觀再造新意象,小赤社區號召全村總動員打造農村新風貌。2011年的“不信蟬聲喚不回·社區再造”,2012年的“蟬聲再現,營造新故鄉”,2015年的“山村的蟬聲”、2016年的“詩意蟬語故鄉情”,2017年的“憶往古今.蜩鳴雅筑”,娓娓道來鄉野蟬聲農村風情,眾望所歸一舉勇奪澎湖縣社區空間營造競賽第一名。
小赤村雕塑
小赤村成立蟬鳴陶藝坊已有多年,鼓勵村民使用陶土作品特色燒制門派懸掛在全村家戶門口,成為本地獨有特色。
成立陶藝坊已有數年時間的小赤村,每年社區皆舉辦多次工藝產品培訓會,由陶藝老師教導社區使用陶土燒出許多農村培育的蔬果造型,每年都會吸引全國各市縣社區觀摩交流。
全村家戶改掛陶土門牌
小赤社區以“重拾記憶:大圓頂牧野農情”主題呈現澎湖傳統農村生活,舉辦澎湖特色村落再造營建計畫案成果發表會,邀集各社區、村落移師小赤社區實地觀摩,將文創新活水注入特色社區景觀,荒廢農地活化再利用,締造社區營造新高峰。
(2)全民參與共創美好社區
小赤村民經由不同階段的學習與參與,從一開始對于自己所學感到陌生害怕,到現在能夠對于自己的作品與構思提出想法,找到創作所帶來的樂趣,亦深化小赤社區獨具的文人風雅。社區將居民對傳統聚落生活的記憶、俚語、傳統文化及產物為主題素材,勾勒生活意象,以抽象的思維繪制在具體陶板上,成果令人驚艷。
加上社區營造成果卓著,獲得全國優秀社區殊榮;2021年11月社區又和澎湖科技大學澎湖社區營造中心聯合舉辦農村工藝品創作活動,知名歌星萬芳也蒞臨現場學習。
從“蟲奄蜅蠐”童謠到“春牛耕,夏蟬鳴”,再繼續到110年度社區營造點計劃“秋雁歸,冬蓄藏”,并且加上林美惠理事長創新之白沙15村村名臺語讀音“蟬的童謠”陶板制作,期望讓小赤崁一年四季農村生活景象,與對面有著“禪意”的詩情畫意陶板墻相互融洽,使得小赤社區透過社區營造計劃,具體實踐平民百姓的生活美學和在地的文化底蘊。
陶板廊道計劃成果
(3)因地制宜改善公共設施
當地環境建設大多采用在地材料諸如咾咕石、漂流木等,展現出特有的人文景致。設計希望通過延續在地材料傳統工法的構筑,保持既有的社區特色,修補社區重要人行動線,提供便利的步行空間,落實“軟性工法”,避免對環境造成沖擊與突兀感,以此改善社區內臟亂丑的環境面貌。
3.經驗總結
小赤社區發展協會延續澎湖縣社區總體營造計劃,用藝術創作的方式,和居民共同描繪重現一年四季的社區樣貌;此外也向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申請農村微型工藝產業培訓,培養當地陶藝教師,結合地方老者的智慧結晶、結合當地特色產業,作為地方創生永續經營的契機,成為社區學習永續發展的基石。
小赤社區在社區發展協會干部及居民的共同耕耘下,不僅換回了蟬鳴,更利用藝術融入村落,打造了具有藝術氣息地“蟬鳴陶藝趣”樂活之村。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澎湖時報
編輯:王玥瑩
相關閱讀
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女生留學歸來后當廚師
有人問小迪,985畢業做廚師不會感覺虧了嗎?小迪說“標簽也許可以帶給人暫時的光環,但它不該定義你。”小迪說她喜歡做料理,因為看到吃了自己做的食物感到幸福的食客會覺得很幸福【詳細】
北京:10個“市花”新品種邀您命名
春末夏初,正是市花月季盛開的時節。昨天,由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選育的10個月季新品種首次亮相,包括少見的條紋復色品種、藍紫色系品種等。10個新品種將于近期啟動冠名權、品種權拍賣,這種做法在本市還是首次【詳細】
園博會即將開幕,揚州園長這樣……
今年9月,第十四屆中國(合肥)國際園林博覽會將開幕。記者11日從揚州市住建局了解到,作為38個城市展園之一的揚州園已完成主體建設,即將進行內部裝飾和布展,建成后,將向中外嘉賓展現傳統園林和古典園林的魅力【詳細】
成都首個軌道公園完工驗收
打造了以運動和地鐵為主題的藝術公園,充分利用場地特色要素,設計出奇趣打卡區、活力運動區,結合高鐵線、地鐵檢修庫等,形成具有活力運動的高品質公共開敞空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