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攜手保護生物多樣性?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這一天是《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通過“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后的第一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為“從協議到協力:復元生物多樣性”,旨在推動上述框架的實施。
目前,地球上約有1400萬種物種,其中被人類描述的陸生生物約124萬種、海洋生物約19萬種。具體來說,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內、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由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組成。生物多樣性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提供必要的生態支撐和生態服務,包括直接作為食物、藥品和生產生活材料,間接的氣候水文調節等,重要性不言而喻。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血脈和根基。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2022年7月發布的《野生物種可持續利用評估報告》指出,人類生存需要的野生物種數量達5萬種,自然界中可供食用的野生物種超過1萬種,全世界約有1/5的人依靠包括動物、植物和真菌在內的野生物種獲得收入和食物,有24億人依靠薪柴做飯。
然而,生物多樣性正在經歷自恐龍滅絕以來最為嚴峻的危機。據IPBES估計,人類活動已改變地球75%的陸地環境和66%的海洋環境,全球約有100萬種生物面臨滅絕。這些都在警示人類深刻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通過變革性措施扭轉生物多樣性不斷惡化這一全球挑戰,以期重建生物多樣性格局。
為此,許多國家投入到積極的行動中來。早在上世紀90年代,國際社會就簽訂了《生物多樣性公約》,制定保護框架和行動目標。在2022年底結束的COP15第二階段會議上,中國作為主席國,領導和推動各締約方達成了“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各締約方在“3030”目標(即到2030年保護至少30%的全球陸地和海洋)、資源調動、遺傳資源數字序列信息等關鍵議題上達成一致,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治理提供了新的目標和方向。
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成為國際共識的背景下,中國大力推動保護生物學研究的發展,為生物多樣性及瀕危物種保護相關決策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比如,中國科學家利用多學科交叉融合,通過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組學等科學手段,系統闡明大熊貓種群歷史、瀕危原因、適應性演化機制與演化潛力等科學問題,發現大熊貓為適應食性改變,從行為、生理到遺傳和腸道微生物等都發生了適應性演化,遺傳多樣性較高,并仍具有演化潛力。在此研究結果基礎上,推動大熊貓放歸和棲息地廊道建設的實施,被國際社會視為“大熊貓的希望”。
中國科學家還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了關于多樣性保護的建議。如發出“數字諾亞方舟”倡議,呼吁國際科學家建立聯盟,通過最新組學方法構建瀕危動物基因組庫,力求完整保存瀕危動物遺傳信息;優化全球海洋動物多樣性分布格局的評估,提出“建立22%的海洋優先保護地,就能夠實現95%以上的海洋動物物種、遺傳和系統發育多樣性的有效保護”等論證;等等。
地球生物多樣性有強大的自我適應和恢復能力,目前總體來看生物多樣性保護持續向好。雖然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發展的道路上還有待解的難題和挑戰,相信在達成國際共識與各國通力合作基礎上,我們這顆藍色星球終將迎來生物多樣性的繁榮與發展。
(作者為江西農業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大運河畔燕趙風 走進河北第六屆(滄州)園博會會場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將于5月26日在滄州市開幕。屆時,園博園將開門迎客、展示豐富多彩的園林盛景,給市民游客帶來一場視覺盛宴。這屆博覽會有哪些亮點?園博園有什么特色?【詳細】
專家齊聚西寧為國家公園建設把脈問診
在為期一天的研討活動中,青海大學研究員趙新全、清華大學國家公園研究院院長、教授楊銳等20位國內國家公園建設、生態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國家公園生態科研高地建設相關工作并作主題報告【詳細】
上海建成430余座公園 將發布新一版生態保護紅線
上海植物園發起成立了上海首個以物種遷地保護為主題的聯盟,協力共同強化對重要物種、生物資源的遷地保育和保存繁育,不斷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同時,上海首次大規模、系統性、全要素的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和評估正式啟動【詳細】
中國園林博物館建館十周年系列展覽揭幕
首屆北京博物館活動月期間,中國園林博物館開放4項專題展覽,同時利用園林微小空間,創意推出5項園林小微展覽,呈現多彩的園林文化藝術,多維度向觀眾講述園林故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