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民:城市更新不是表面的層層粉飾、僵化保護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長江學者、國家教學名師孫一民,是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以及中國建筑學會常務理事兼城市設計分會、建筑策劃與后評估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作為華南理工大學特聘教授、建筑學院前任院長,他擔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建筑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作為我國培養的第一位體育建筑博士,他曾率領團隊完成2項北京奧運、3項廣州亞運、1項深圳世界大運會等數十項重要的體育建筑工程。
從體育建筑為代表的大型公共建筑,到數平方公里的城市片區建筑集群,孫一民大師聚焦城市大型工程項目,并提出“精明營建”的科學理論方法。自2015年開始在廣州西區開展國內首創的“地區城市總設計師”工作,先后在廣州琶洲、南沙、白鵝潭、深圳海上田園片區擔任總師工作。
孫一民
“城市更新不是表面的層層粉飾、僵化保護。首先要思考如何彌補快速城市化中城市的欠賬,很多舊城的基礎設施還不完善,要思考在現有體系條件下、小規模漸進式推進,審慎決策并注意在制度上有所創新。”
作為澎湃城市更新大會專家顧問團成員,孫一民曾出席“2022澎湃城市更新大會”,在與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唐玉恩等專家就“如何成為友好之城”的圓桌討論中,他指出,友好是對公眾利益的捍衛。
總設計師制度的踐行與思考
達摩、宛葛素、利瑪竇,都自“東方第一大港市”登岸,作為海上絲路的起點,廣州一次次開風氣之先。
這座曾率先創辦新式學校、西醫院、報社的城市,也是“地區城市總設計師制度”的先行者。2014年,針對琶洲西區城市設計項目,廣州設立的我國首個“地區城市總設計師”,其工作理念是通過城市設計,對已有控制性詳細規劃優化,特別是結合建設實際,基于工程理性,強化修正,進而通過“地區總設計師”制度落實到工程建設過程中。廣州琶洲西區實景(拍攝于2023年3月)
廣州琶洲西區實景(拍攝于2023年3月)
“在關于‘總師’的討論中,出現了許多不同的提法:總規劃師、總建筑師、總設計師、總工程師,加上‘地區規劃師’‘責任規劃師’等,令人目不暇接。這樣局面的出現,有一個根本原因,就是規劃實施出現了問題,這些新名詞的出現說明了城市建設管理在反思和嘗試改變。廣州市是國內最早開始現代城市設計的城市,20世紀90年代初的珠江新城更是直接引進北美城市的設計經驗。同時,廣州市也是較早開始實踐‘地區規劃師’的城市。十多年前,金融城在規劃建設中設立了以何鏡堂院士為顧問總規劃師的管理實施制度。與此同時,廣州市在許多地區也有地區規劃師的實踐。”
孫一民回溯了“總師”從概念到踐行的演變與發展,到2014年,以2008年的城市設計與控制性詳細規劃(以下簡稱“控規”)編制為開始的廣州琶洲西區規劃建設,經歷了控規、城市設計及優化的多次完善,于該年10月完成成果并提交政府,開始醞釀大規模招商引資和土地出讓。當時廣州市政府主要領導希望孫一民團隊在“金融城經驗”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并特別提出了規劃實施過程中要“肯負責、敢擔當”。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針對當時的控規成果,提出了再次進行‘城市設計優化’和設立‘地區城市總設計師’制度的建議。在獲得同意后,我們很快提交了全新的城市設計優化方案,在基于原控規指標體系的大框架基礎上,對基本的城市形態與建設開發單元做了根本性調整和優化,最終成果也獲得了廣州市規劃委員會的審批通過。由于廣州市政府的信任,地區總設計師制度也在2015年正式實施,成為國內第一次明確開展的以城市設計實施為核心的‘總師制度’。”
琶洲島位于廣州海珠區,與珠江新城、國際金融城融合發展,構成了中心城區集聚高端要素的“黃金三角”。其中,琶洲西區總面積2.1平方公里,孫一民團隊提出加大基礎服務設施密度、高效緊湊的土地開發、加強場所與景觀營造等城市設計原則,即:采用窄馬路、密路網、小街區的空間布局方式;增加軌道公共交通服務設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文化特色要素延續;將琶洲西區與珠江北岸通過獵德大橋、華南快速路相聯系等。
經過多年建設,如今的琶洲西區作為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已發展為廣州未來發展的新引擎。2022年,被商務部評為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琶洲西區已引入騰訊、阿里巴巴、國美、唯品會、小米、復星、科大訊飛、TCL等一批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領軍企業,而廣州琶洲西區規劃也獲得第七屆Construction21國際“綠色解決方案獎”等一系列國際大獎。
回顧“總師制度”在這一案例中發揮的作用,孫一民總結道,“地區城市總設計師”制度不僅是伴隨式服務,更重要的是在關鍵節點上發揮強有力的推進作用。
“地區城市總設計師及其團隊工作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前期咨詢階段、修詳規階段、工規證階段及深化階段。在本項目中,總師制度通過匯集片區施工圖,將通廊、騎樓、地塊退縮等全部內容都納入總師團隊管理中;通過公共利益優先的導則體系,引導和保障地塊內的公共空間生成,并形成完整的實施體系;同時在竣工驗收后,通過復核規劃階段確定的公共空間、公共聯系、地下空間等改變情況,核實方案是否能夠落到實處。總師制度在首層公共空間、立體步行連廊、地下公共空間、消防登高面等方面的協調取得了有效成果。如小街區密路網下的空間共用,公共濱江公園在立體上的互聯互通設計愿景,珠啤特色工業構筑物保留改造與活化等內容,這些都是不少城市在原有管理體系下難以實現的成果。”
談及“總師制度”的必要性,孫一民認為,中國城市單體建筑規模越來越大,建筑工程數量劇增,加上城市交通與市政基礎設施等因素的切入,而建筑工程及相關研究受困于單體建筑工程概念、缺乏城市整體思維,造成一系列問題。
“總設計師實踐,讓我們有機會超越專業界限,從城市尺度全面提升科學性,走向人居環境的全面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繼琶洲西區城市設計及控規優化之后,孫一民團隊陸續開展了一系列總師制度實踐。如南沙新區靈山島C2城市設計、白鵝潭中心商務區城市設計優化等。
高質量發展時代的城市精明營建
中國可用于城市建設的土地有限,城市的土地利用率亟待提升,針對這些問題,孫一民提出了“精明營建”的城市設計理念。
“‘精明營建’的城市設計理念試圖突破建筑設計、城鄉規劃與風景園林等專業的固有領域,在更加寬廣的層面探討思路并解決問題。‘精明’指向了決策的全面性、科學性,重視早期科學決策,突破傳統研究局限,以集約建設為原則,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營建’的概念則突破了‘建設’的狹隘范疇,強調對日常生活的細心經營與建設,突出了基于建造的‘籌劃’。”
孫一民表示,“精明營建”需要在理性的基礎框架下進行:一是基于“整體環境”,強調“城市理性”;二是基于集約、適宜性,滿足“技術理性”;三是基于靈活、適應性,堅持“控制理性”。
同時,貫徹城市設計的三項理性原則也非常重要:一是公共利益優先,二是工程技術理性,三是開發指標彈性。
5月26日,在澎湃城市更新大會·當涂平行論壇現場,孫一民發表《高質量發展時代的城市精明營建》的主題演講。通過介紹廣州琶洲西區、南沙明珠灣靈山片區、廣州白鵝潭CBD、南沙橫瀝片區等大灣區的實踐案例,孫一民指出,運用“精明營建”的城市設計理念,希望提供的是更加豐富的建成成果、更加有效的建設控制,同時又是對多樣化城市發展提供機會和彈性的應變。
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縣級城市,本質都是人聚集的地方。孫一民強調,“精明營建”在大灣區的實踐,對于長三角來說同樣是適用的,而且建設的方式并不因為城市的行政級別去改變。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北京林大招生介紹 新增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專業
學校今年新增了“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專業。該專業聚焦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的前沿問題和重大需求,采用校內課程教學和校外實踐相結合,實行校內外雙導師聯合指導【詳細】
北京這條河沿線整治提升完成 再現“皇家御河”風貌
這不僅是一條河,也是一條城市文化景觀廊道。南長河是北京市大運河文化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流淌著北京城的文化記憶。經過整治提升,一幅兼具歷史感和文化魅力的壯美畫卷正在徐徐展開【詳細】
首屆北京中華民族文化周在北京園博園開幕
“石榴花開美京城”首屆北京中華民族文化周于6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園博園舉辦。在端午節假日期間,還有30余項民族文化活動將輪番上演。市民在園博園中既可以歡快游園【詳細】
河南鄭州航空港將全面推動園博園國際生態城建設
鄭州航空港區將全面推動“21城”聯動開發建設,作為航空大都市“21城“之一,園博生態城將全面打造成“超級城市公園”,綠化面積超200萬平方米,相當于280個足球場大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