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綠道系統專項規劃(2023年—2035年)》草案公示
北京綠道系統建設加速。昨天,《北京市綠道系統專項規劃(2023年—2035年)》草案在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網站公示。本市擬依托中軸線及其延長線綠道、長安街及其延長線綠道、環二環綠道等重點地區,打造“京華綠道”品牌。
休閑綠道、森林步道、濱水慢行系統、城市慢行系統……這些線性綠色空間都可以被納入城市綠道系統之中。綠道系統是花園城市的生態脈絡,是韌性城市建設的支撐,也是新時代首都發展的綠色引擎。
規劃草案提出,本市擬構建“兩軸統領、四環多廊、循山成線、依水成網”的綠道系統空間總體格局。其中,沿中軸線及其延長線、長安街及其延長線形成市級綠道的脊梁;沿二環路、一綠地區、二綠地區及淺山區-東南部平原環線形成各具特色的綠道主環線;在山區與平原之間、主環線之間因地制宜布局若干聯絡性廊道。在山區,依托重要溝域和流域,加強生態與文旅資源的連通,形成最美山區游線;在平原,依托河道和線性綠色空間密織綠道,構建體驗平原開闊、林田豐美、自然原真感受的綠道網絡。
本市擬搭建綠道系統分級分類體系,包括市級綠道、區級綠道、社區綠道共三級,以及城鎮休閑綠道、平原郊野綠道、山區森林綠道、歷史文化綠道、濱水游憩綠道共五類。其中,市級綠道更突出統一標準化,區級、社區綠道則更強調因地制宜。
值得關注的是,規劃草案提出,擬聚焦中軸線及其延長線綠道、長安街及其延長線綠道、環二環綠道、一綠城市公園環綠道、二綠郊野公園環綠道、淺山休閑綠道、大運河文化帶綠道、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綠道、長城文化帶綠道、潮白河生態綠道等重點地區打造十條品牌綠道,共同塑造“京華綠道”品牌,彰顯燕都青韻。這些品牌綠道不僅凝聚文化價值,也是市民活動的重要空間載體。
市民沿綠道慢行時,安全、便利、舒適的體驗至關重要。因此,提升綠道品質也是本次規劃的重點內容之一。根據規劃草案,本市擬鼓勵步騎分道,設置清晰的標識指引;通過工程措施等方式,解決現狀綠道系統的斷點堵點問題;完善綠道系統周邊信號覆蓋水平;增加彩葉、花果植物,營造具有吸引力的高顏值綠道場景。
規劃草案提出,通過高品質建設、綠道化改造等方式,形成功能復合、布局均好、服務完備、安全智慧、平急兩用的全域綠道系統,打造生態之道、健康之道、樂活之道、幸福之道,推動綠道系統成為首都城市新名片。到2025年,解決一批現狀市級綠道斷點堵點問題,市級綠道骨架網初步成型;推出一批彰顯首都特色的品牌綠道等;到2035年,市級、區級綠道貫通成網,社區綠道有機延展;建成百條以上特色品牌綠道等。
據悉,該規劃草案由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園林綠化局共同組織編制。公眾如有意見建議,可在2月16日前登錄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網站反饋。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推進文旅體旅融合 河北冰雪游活力迸發
2024年伊始,河北冰雪游迅速升溫,各大雪場紛紛“開板”“開滑”,“冷資源”加速形成“熱產業”,冰雪旅游產品密集亮相,各種利好政策紛紛出臺,與其他類型的旅游資源交相輝映,燕趙大地游客如織,呈現勃勃生機【詳細】
江蘇國土綠化規劃綱要確立六大重點工程
《綱要》以挖潛增綠、提質增效、惠民利民為主線,堅持國土綠化與彩色化、珍貴化、效益化有機結合,提出了2023—2030年全省國土綠化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規劃布局、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等【詳細】
各地文旅部門迎來升級“大考”
“哈爾濱綻放的雪花,是旅游業的繁花。”2024年開年,哈爾濱旅游火爆出圈,引發全國各地此起彼伏的文旅喊話和旅游熱潮。“大考”升級,體現多座旅游城市依靠爭奪流量來提振旅游經濟的努力。但如何真正在旅游產品和服務方面下足功夫以承接流量【詳細】
我國國家公園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記者從國家林草局了解到,我國首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以來,各部門各地方密切協同配合,推動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建設管理取得積極成效。三江源國家公園投入近70億元,實施了系列生態修復工程,藏羚羊種群恢復到7萬多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