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CBD老牌熱電廠變身潮流街區
北京熱電公司廠區改造而成的“建國路75號數字藝術園區”開園。 記者 武亦彬攝
大望路附近,240米高的大煙囪腳下,老牌熱電廠在沉寂數年后悄然變身,將轉型成為一處大體量的潮流街區——建國路75號數字藝術園區。
昨天,園區一期正式面向社會開放。未來,高大的發電主廠房將改造為數字演藝展覽新空間,而煤倉等燃料區域將變身為數字科技藝術公園,融入城市和市民生活。
功勛電廠迎來轉型
建國路75號數字藝術園區隸屬于央企國家能源集團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具有68年建廠史的北京第一熱電廠。老牌熱電廠是國家“一五”期間156項重點工程之一,也是新中國成立后在北京建設的第一家高溫高壓熱電聯產企業,曾為首都建設和發展作出歷史性貢獻,堪稱“功勛電廠”。
2015年3月20日,按照北京市能源結構調整規劃和燃煤機組關停工作部署,北京熱電兩臺燃煤機組全部關停退役,退出歷史舞臺。
發電機組退役,總占地面積18.8萬平方米的園區轉型提上日程。北京熱電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梅德奇介紹,這些年跑遍北京各大園區“取經”。多方論證后,老廠區找到屬于自己的轉型定位——集“工業遺產+視覺藝術+數字創意+文化消費”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文化園區。
園區改造計劃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改造占地約1.8萬平方米,包含15處建構筑物。截至目前,園區一期項目共入駐企業20余家,特別是在數字文創消費業態方面,聚集了一批以中國數字文化集團為代表的頭部企業,數字產業集群態勢初顯。
最小干預保留工業風貌
漫步在園區,工業記憶處處可尋。粗細不等的供水、蒸汽管道凌空架起,將廠房、設施、設備串聯起來,共同訴說著老電廠曾經的繁忙和輝煌。“園區改造將做到最大程度地利用、最小限度地干預,讓人們來到老廠區就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工業風貌。”梅德奇說。
更多的空間,得到了活化利用。曾經的化學實驗樓,如今成為咖啡館,吸引著渴望鬧中取靜的人們前來打卡。咖啡館對面,10多米高的巨型水罐經過改造,外部旋轉樓梯環繞,內部成為商業空間,別有洞天。
園區南側,緊鄰建國路的巨型工業景觀,是以原汽輪機車間、煙囪和鍋爐為核心的主廠房。未來,這片高大空間將用于數字演藝展覽展示和創作,形成新的城市藝術地標。
打造時尚活力公園
過去封閉生產的電廠,改造后將是一片開放的活力園區,不僅為入駐企業提供辦公空間,還將為周邊居民提供休憩互動、文化體驗、潮流消費的打卡地。
利用現有場地和工業景觀,園區未來擬打造六個主題廣場,對公眾敞開懷抱。不僅如此,園區中央還將形成一條貫穿南北的“活力軸”,利用現狀管廊改造為步行廊道和空中花園,連接不同的功能組團。
來到園區北部,遠遠就能看到6個藍色的圓柱形筒倉“手拉手”并排而立——這些儲煤罐有40多米高,每個容量都高達1萬噸。筒倉旁,運煤專用鐵路早已停用。沿著綿延的鐵軌西望,不遠處就是CBD現代化的摩天大樓,它們與老電廠巨型設施“同框”,形成一道獨特的城市風景。
梅德奇說,未來,這片區域將整合現有場地、鐵道、城市零星用地和工業設施設備,增加綠地和公共休閑設施,融入現代數字藝術,打造成面向市民的開放、低碳、時尚、健康的城市公園,為市民提供獨具特色的休閑消費場地。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中國出境游火熱升溫 體驗豐富玩法多樣
去法國盧浮宮欣賞名畫《蒙娜麗莎》,到烏茲別克斯坦尋找《一千零一夜》的童話故事,在土耳其乘坐熱氣球俯瞰奇特地貌,到肯尼亞觀看壯觀的動物大遷徙……自去年年初出境游恢復以來,中國游客足跡遍及多個國家【詳細】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毗鄰中國科學技術館。該館集“采集、館藏、研究、展示、教育、宣傳”功能為一體,30日起向社會公眾開放并舉辦首展系列活動。首展包括1個主展和5個專題展,總展覽面積為5000平方米【詳細】
臺北市投4.5億元改造榮星花園
北市中山區多位里長提出“南大安、北榮星”,盼市府打造榮星花園公園成為臺北民眾的好去處。臺北市長蔣萬安表示,投入資源初估4.5億元(新臺幣,下同),以生態手法進行工程,并以長遠眼光規劃,相信很快就可以打造“南大安、北榮星”的目標【詳細】
北京首個園林式規劃展覽館6月1日開放
石景山區規劃展覽館位于石景山區金府北路60號院,規劃展覽館總占地面積約2.1公頃,其中園林景觀面積約1.8公頃,步入館內,蔥郁涌入眼眸。園區將中式元素與現代風格巧妙兼容,數千棵植物形成步移景異、四時之景不同的園林風貌,打造出獨特的慢行體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