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專家支招中國國家公園建設
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7月8日至9日在貴陽舉行。圖為開幕式現場。 瞿宏倫 攝
“保護生態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自然保護地,特別是國家公園可以大尺度地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保護生態安全屏障。”國家公園研究院院長唐小平在貴陽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載體。
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7月8日至9日在貴陽舉行。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中國正在建設全球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如何推進中國國家公園建設,成為論壇上專家們熱議的話題。
圖為貴州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李鶴 攝
國家公園的概念始于美國,源自于自然保護目的。2023年是中國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十周年,目前中國已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首批國家公園。已發布的《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明確了國家公園體系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遴選出49個國家公園候選區(含正式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這些區域總面積約110萬平方公里,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0.3%。
唐小平認為,國家公園具有國家象征,代表國家形象,是最好的精神品牌。最美的國土納入國家公園體系后,為公眾提供認識自然、走進自然,了解自然的機會,激發自然保護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蘇楊看來,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首先需要體現“國家價值”,要按照“自然生態系統中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這“四個最”的標準來創建;其次要體現“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戰略,把保護和發展從以前的“兩張皮”做成同一件事情;最后要有生態文明體制才能推動,只有這樣,領導干部才會算大賬。
被譽為中國“山地公園省”的貴州,當前正在開展梵凈山國家公園創建工作。蘇楊認為,貴州有許多資源環境優勢,但要配齊現代化的生產要素去支撐特色產業發展。在國家公園創建過程中,貴州現在更多要做的是真正把“兩山”轉化模式形成,使現在存在的人地矛盾能夠解決、原來發展的業態可以升級,在符合生態保護要求的情況下形成綠色發展,最后做到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
“關于中國國家公園建設,首先需要加強立法體系的建設,盡快推進國家公園法和自然保護地法的立法進程,同時更重要的是法律的執行,因為法律的實施需要非常強大的法律體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助理駐華代表馬超德說。
馬超德認為,中國國家公園建設還需要建立強大的科技支撐和戰略支撐,只有科技先行、技術支撐才能夠維護好和發展好國家公園體系。同時,還要權衡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并加強國際合作。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重慶)物候設計丨景觀主創設計師、方案設計師……
物候設計,一個熱愛生活的多元化國際性的設計團隊。我們關注城市的環境提升與人們持續變化的生活方式。團隊深耕于商業綜合體、室內景觀、住宅文旅、以及城市公共空間等多元領域,以跨界性的思維【詳細】
新疆庫車這樣探索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新路徑
庫車古稱“龜茲”,是鑲嵌在天山中部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一塊美麗的綠洲,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庫車擁有熱斯坦、薩克薩克等五個歷史文化街區,有180多戶80年以上的古民居【詳細】
天壇長廊完成修繕 再現“七十二連房”官式彩畫
在歷史上,它作為運送祭祀供品的通道,是重要的祭祀附屬服務建筑。天壇長廊初建為75間房舍,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改為72間,因此也稱為“供菜廊子”“七十二連房”。直到1937年,因天壇不再承擔祭祀功能【詳細】
中華傳統農耕蘊含哪些低碳智慧?
中華傳統農耕就是“天人合一”與“道法自然”的典范,為現代生態低碳農業發展提供了智慧與方案,為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啟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