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博覽會”如何激發體育文旅新活力
游客在體驗中國傳統體育運動投壺。主辦方供圖
一個“體育微度假”應該有怎樣的場景?
“當一家三口抵達旅游目的地,能通過旅行社或其他機構定制體育活動和玩法,例如爸爸去釣魚、媽媽練瑜伽、孩子跟著小伙伴去越野探寶,然后全家一起玩飛盤、看球賽,一天下來,全家的運動休閑需求都滿足了。”當下被年輕人推崇的“微度假”“短逃離”,被北京市平谷區體育局局長楊婷婷視為發展休閑體育、體育旅游的契機,“大家需要跳出日常框架,換個地方動一動”。
去四川越野跑、到廣西劃龍舟、在福建玩帆船、到黑龍江體驗雪地自行車,馬拉松、自行車、滑雪等項目更是在全國開花——10月13日于江蘇省蘇州市閉幕的2024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以下簡稱“兩個博覽會”)上,“跟著賽事去旅行”已經成為當下體育貼近大眾、走進生活的生動表達。
據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主任黃金介紹,兩個博覽會一直致力于打造國家級的體育文化、體育旅游展示對接交易平臺,今年緊扣“體育新氣象 強國向未來”主題,特別加大了體育文旅項目推介力度,擴大體育文化宣傳推廣渠道,積極促成體育文旅項目推廣、簽約落地。不少新鮮力量因此脫穎而出。
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來自全國各地數以萬計的游客齊聚北京,不僅游覽了首都的名勝古跡,還有相當多的體育迷享受到觀看國際頂級體育賽事的體驗。首次在石景山區舉辦的WTT中國大滿貫總票房近6000萬元,有著21年歷史的中國網球公開賽門票收入超8000萬元、創歷屆新高,兩項數據無不彰顯著北京作為賽事名城,在體育旅游和體育消費上強勁的吸引力。
而代表北京市體育旅游目的地亮相本屆兩個博覽會的是平谷,在2024年北京市體育旅游十佳精品項目中,平谷區有多家單位入選,其中,5個“北京市體育旅游十佳精品目的地”平谷區就獨占兩席。楊婷婷表示,通過大力發展體育旅游、體育娛樂、體育培訓、體育社交等,“燃燒卡路里”已經成為平谷經濟增長新引擎。
“尤其在鄉鎮,體育和文化工作不僅是組織群眾、加強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還是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激活新動能的重要途徑。”在楊婷婷看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物流的發展,傳統旅游已難以滿足現代人的需求,人們從走馬觀花式的游覽轉變為追求深度體驗,因此,將體育融入旅游,成為打造新消費場景的關鍵,“傳統的旅游消費方式和盈利點已發生轉變,而體育因其天然的消費屬性和用戶黏性,不僅能直接促進體育消費的增長,還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金海湖是1990年亞運會水上運動的比賽場地,面積和西湖一樣大,是北京地區開展水上運動的極佳場所。“但想用好這盆水,就不能盲目布局,如果什么都往里面裝,和普通公園沒差異。”楊婷婷表示,要把金海湖打造成水上運動的集聚地,需要從業態分布、對標國家級賽事需求、導入優質市場化資源等方面統籌考慮,爭取為運動愛好者提供一條龍服務,“例如,在這兒不僅能體驗帆船,還能完成不同階段的培訓、駕駛資質考核,參賽等全方面服務”。她期待推動“門票經濟”向“文體場景性綜合消費經濟”轉變,“體育不能是孤島,它需要與城市相融,融進山水,融合業態,融匯文化”。
本屆兩個博覽會是自2016年以來首次實現除港澳臺以外的31個省(區、市)全部參展,有力促進了全國各城市、各領域體育文化旅游資源對接交易,引導全國體育文化體育旅游等資源統籌交流、協同共享。
以“主賓省”湖北省為例,博覽會期間,湖北開展體育招商引資推介會,邀請了國內120多家體育頭部企業現場洽談,成功簽約項目29個,協議金額220.29億元,涉及場館建設運營、體育旅游等多個領域。
“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自1986年成立至今,從舉辦亞運到承辦奧運、從單純的賽事服務到保障多支國家隊、支持全民健身,幾乎參與了我國體育發展的每一次跨越。”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經濟公司總經理王締功介紹,作為有30多年運營經驗的場館群,奧體中心逐漸探索出新的發展模式,不僅向地方輸出運營管理經驗,還能利用自身的體育、文化頭部資源服務地方的場館或體育空間。
王締功透露,在兩個博覽會期間,有來自天水、盤錦、唐山、南寧等地的“潛在合作對象”在展區駐足,不少地方體育局、文旅單位和企業的代表還在展會上“網友見面”。
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和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原本是兩個獨立的展會,2013年合并成一個展會后,“規模越辦越大,檔次也越來越高”。第五次參會的武漢體育學院中華體育精神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黃莉表示,兩個博覽會已超出體育界,在文化、旅游等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方面產生影響,“現在是文化搭臺,旅游唱戲,體育是主持人。靠體育穿針引線,把體育系統之外的各方資源與力量聯接起來,打通使用,做大做強體育,共同分享與體育相關的這塊大‘蛋糕’”。
“體育文化的痛點在于,它的地位與重要性很高,但在體育界長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沒有在社會上很好發揮文化的引領作用,精神的激勵作用。”黃莉注意到,多個展區均推出了互動體驗項目,“觀眾的項目體驗與展商的專業講解相結合是增強公眾體育文化認知、加強公眾對該體育項目文化內涵感悟的不錯方式。”
例如,湖北展區推出VR釣魚、滑雪場景、馬術互動、模擬飛行等體驗,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項目體驗,西藏展區的工布響箭帶領觀眾感受民族體育特色,江西展區的匹克球體驗助力推廣新興體育項目,還有臺州展區,更將巴黎奧運會首金項目十米氣步槍體驗帶到博覽會現場,吸引大量觀眾排隊感受射擊運動樂趣。
在北京展區,觀眾可以近距離接觸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2022年北京冬奧會火炬,感受“雙奧之城”的氣息,還可以體驗中國古代傳統體育運動投壺和富有民俗特色的滾鐵環等活動。為該互動環節提供“裝備”的是北京祥體育博物館館長、收藏家李祥,他現收藏有古今中外體育、奧林匹克藏品3萬余件,本次選用了部分陳展,他希望通過此次兩個博覽會的平臺,讓更多的人了解體育、愛上體育,從對體育文化的理解中汲取力量。
在黃莉看來,“缺乏文化滋養的體育難以根深葉茂、受到社會大眾的歡迎與認可。有體有文,以文彰旅,以體促旅,體育的全面發展才是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的正確選擇。”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從一條河看北京朝陽區城市更新
亮馬河,曾經只是一條平淡無奇的河流,歷經多年整治,逐漸變得風光旖旎,精致的水岸線與三里屯、燕莎、藍色港灣的商業繁華完美融合,成為朝陽區城市更新的碩果,更折射出北京對超大城市治理的持續探索【詳細】
西藏賦能文旅產業發展繪就“詩和遠方”新畫卷
西藏是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歷史文化資源豐富,自然風光魅力獨特,人文風情多姿多彩,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具有獨特優勢。去西藏,一直是無數人追尋的“詩和遠方”【詳細】
園冶杯參賽作品| 啟迪大廈辦公樓景觀
項目巧妙利用地面、裙房屋頂花園及下沉庭院不同空間特點,因地制宜規劃功能區域,通過水石砂地形等自然元素,演繹差異化山水景觀【詳細】
上海兩萬戶工人住宅小區如何蛻變為城市更新樣本?
在充分保護歷史風貌與空間特色、完整保留“兩萬戶”建筑空間肌理的同時,228街坊商業配套、社區食堂、長租公寓、體育健身、公共綠地等功能一應俱全。曾經的工人新村,目前已經成為“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樣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