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植物動態(tài)|綠化 | www.www.yifenx.cc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植物也有避難所?中生代植物園為何驚現貴州
大面積的蕨類植物蜿蜒蔓布,把大地渲染成了濃淡不一的綠色,數不清的裸子植物郁郁蔥蔥,遍布在靈秀陡峭的山間,翠綠的蘇鐵綻放出一串串鵝黃色的花朵,高大的銀杏在風中輕輕地搖動…… 這些我們平時只有在遠古生物復原圖上才能有幸一見的中生代自然景觀,居然神奇地出現在了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這些美麗的植物從遙遠的中生代時期起就生存、繁衍于此,雖然歷經大陸漂移、洋底擴張、板塊運動等眾多變遷,甚至是生物滅絕災難的巨大沖擊,卻依然完好地留存至今,跨越了億萬年的歷史和記憶。 如今,很多遠古生物已經覆滅,不再重現,但是究竟還有多少遠古生物幸存下來?在我們生存的地球上,是否還能找到數億年前遠古生物的生活環(huán)境呢?在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這個問題獲得了答案,并且,一個“全球植物避難所”在當地正悄然興建。 ———— 發(fā) 現 ———— 遠古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竟幸存在我們身邊 這片被稱為“中生代植物園”,也正在建設“全球植物避難所”的神奇土地,它的發(fā)現其實非常偶然。 在今年5月,由PNSO-啄木鳥科學小組(一個民間無國界科學普及興趣小組)和DEEP-中國科學探險雜志社聯合成立的“尋找中生代植物公園科學考察小組”走進了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通過對著名的萬峰林風景區(qū)、馬嶺河大峽谷等地的中生代植物分布進行科學考察,在當地著名企業(yè)貴州醇酒廠廠區(qū)發(fā)現了大量的中生代植物群落。 據啄木鳥科學小組發(fā)起人之一、北京大學植物學博士生唐振庭介紹,科學考察小組進行了嚴謹的實地調查后發(fā)現,在占地6000多畝的土地上,分布著大量的中生代植物,比如蕨、鳳尾蕨、蜈蚣草、貫眾、蔓出卷柏、腎蕨、芒萁、烏蕨、蘇鐵、銀杉等。 經過實地考察以及與黔西南州林業(yè)部門的詳細座談,科考小組最終確認這是一個保存完好的中生代植物園,遠古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竟神奇地幸存在于我們的身邊。 ———— 疑 問 ———— 中生代究竟是個多么遙遠的時代? 中生代究竟是個多么遙遠的時代呢?地球如今已有46億年的歷史,其中,5.43億年前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從那時起,地球上出現了大量的生物,此后的時段通稱為顯生宙。而中生代,是顯生宙的第二個代,包括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 中生代生物界的主要特點是以遠古生物為代表的爬行類動物空前繁盛;植物界以裸子植物占據重要地位,晚古生代繁盛的種子蕨、楔葉類、科達類等大多衰落和絕跡,而裸子植物的銀杏類、蘇鐵類、本內蘇鐵類、松柏類等的發(fā)展達到了頂峰。因此,地史上又稱中生代為“裸子植物時代”。 到了侏羅紀晚期,原始被子植物出現,裸子植物開始退居次要地位;到了晚白堊紀,被子植物迅速發(fā)展取代了裸子植物而居統(tǒng)治地位。 由于億萬年地質的變遷、環(huán)境的變化,很多生長于中生代的植物已經滅絕了,如今留存下來的松柏類、蕨類及石松類成為了中生代植物的顯著代表。 中生代植物園為何驚現貴州? 為什么會在貴州西南州發(fā)現如此神奇、保留完整的中生代植物園? 三大成因存留中生代植物園。 石灰?guī)r巖溶山地 唐振庭說,這有三大原因。首先,從地質上看,黔西南州屬于典型的石灰?guī)r巖溶山地類型。據考證,州內主要地層為三疊系、二疊系淺海相沉積地層,其間穿插有石炭系、泥盆系、第三系、第四系和白堊系地層;巖性以三疊系、二疊系碳酸巖為主,幾乎遍布全州。地貌類型主要為淋溶性喀斯特地貌和侵蝕性地貌兩大類型。這些特征說明,從中生代開始到現在,這里的地質形態(tài)并沒有發(fā)生太大的變化,因此,很適合中生代植物的生長。 地理上的孤島 其次,黔西南地區(qū)獨特的地理位置應該是中生代植物可以完好地保留下來的重要原因。從大范圍看,黔西南位于北部灣海洋性氣候所能影響到的最北界,本身就處在一條地理分界線上。從小范圍看,黔西南被兩江一河所包圍,是一個地理上的孤島。這兩個重要因素使得大量產生于中生代的植物能夠在這里存活并不斷進化。 全世界現有蕨類植物12000余種,主要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我國是世界上蕨類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qū)之一,約有2600余種,以西南和華南地區(qū)種類較多。貴州有蕨類植物770種,其中黔西南州分布有蕨類植物378種。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有19科28屬57種,其中列為國家二級保護的有2科3屬3種。其中很多植物都是黔西南州的特有種。正因如此,這些中生代植物集中出現在生態(tài)保護良好的貴州黔西南州,也不足為奇了。 山脈阻擋了大滅絕的沖擊 最后,從現在已經出土的化石看,在距今兩億多年前的三疊紀,貴州興義市以及周邊地 區(qū)還處于一片汪洋之中,這里有著數量眾多、種類極其豐富的古生物化石,這一地區(qū)不僅有著大量的東方肋鱗魚、貴州中華真顎魚等魚類,還有著眾多的海生爬行動物。它們幾乎包括了同時期世界各地海生爬行動物的所有門類,如腫肋龍類、歐龍類、幻龍類、盾齒龍類等。這都表明,這里的生物一直被優(yōu)越的自然環(huán)境所養(yǎng)育。 興義地區(qū)的化石以腫肋龍類和幻龍類為主,其中腫肋龍類的貴州龍更是世界聞名。這些動物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生活在淺海,這表明在三疊紀中期,遠古生物時代的黎明之際,興義地區(qū)由于地質運動開始由海洋逐漸上升成為淺海,并很快成為陸地,而周圍上升幅度較大的區(qū)域則形成山脈,把這里完全封閉成為一個穩(wěn)定而孤立的小環(huán)境。當時的動植物在這個小環(huán)境里被有效地保護起來。在遠古生物時代末,周圍的山脈一定程度地減緩了白堊紀與古近紀之間大滅絕事件所造成的沖擊,甚至阻擋了后來冰川時代寒冷氣候的南下,這就使得大量的原始植物在這個“庇護所”一直穩(wěn)定地繁衍生息,持續(xù)了億萬年,直至今日。 ———— 連 線 ———— 鄧朝義(“全球植物避難所”計劃顧問、黔西南州林科所所長): 專家組已對現有的植物進行了全方位的普查,而植物的普查、記錄和現場標識工作已基本完成,F在,要是大家再走進“植物避難所”,便能看到很多植物旁邊都有了精美的介紹牌子,上面清楚地寫明了它的歷史、分類等信息。在完成現有植物的普查工作后,還將開始在專家的建議下大面積的引種現存的中生代植物,特別是一些稀有和瀕危植物物種,讓它們能夠在這個避難所里獲得繁衍生息。 呂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主任): 我國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植物資源極其豐富,對植物的“就地保護”是非常必要的,除了對植物本身的保護外,還需對植物“棲息地”的保護、觀察和監(jiān)測。目前,國家已經認識到植物保護的重要性,但是相關經費還是遠遠無法滿足保護的實際需求。 張波(“全球植物避難所”計劃發(fā)起人之一、中國科學探險協(xié)會副主席): 全球植物避難所的研究和實踐,不僅有可能為我國其他地方的生態(tài)保護提供建議和方法,在植物保護上具有極好的范本意義,還將會在全球生態(tài)日益惡化的情況下,開辟一條獨創(chuàng)的生態(tài)保護之路。 生態(tài)保護任重道遠。 ■ 新聞緣起 遠古生物無法復活,那么在我們生存的地球上,是否還能找到億萬年前遠古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呢?北京大學植物學在讀博士唐振庭近日在京透露:在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貴州醇酒廠廠區(qū),發(fā)現了一個保存完好的“中生代植物公園”。專家認為,這一發(fā)現,對于在生態(tài)保護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為此,中國首個公益性的“全球植物避難所”就此成立,并從2010年8月18日起向全球征集稀有及瀕危植物。 最早發(fā)現這一現象的是著名古生物復原畫家趙闖。中國科學探險雜志社的總編輯余志川等看到趙闖拍攝的大量圖片,又經相關專家初步鑒定后,決定組織專家詳細考察?疾旌,科考小組認定,貴州醇酒廠廠區(qū)存在一個保護完好的“中生代植物公園”。(據新華網)
編輯:ellen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yè)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