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四季常青挺拔秀麗,是優(yōu)良的
觀賞植物;竹筍味道鮮美,更是餐桌上的佳肴;竹制品美觀實用,也是人們生產生活中健康環(huán)保的用具;竹茹、竹瀝、竹黃可入藥,是很好的藥材。正是由于它的廣泛用途,所以竹子有著很好的發(fā)展前景。
適合我市發(fā)展的竹子品種
竹子的種類很多,根據(jù)各種竹子的特性和經濟前景,目前適合我市發(fā)展的竹子品種有淡竹、早竹、桂竹、白哺雞竹、紅哺雞竹。從母本來源考慮,早竹和淡竹可作為我市竹子發(fā)展的主要品種。
早竹又叫早園竹、燕竹,為剛竹屬,其竹筍是筍中的上品,也是發(fā)展筍用竹的主要品種。
竹子的適生條件
中國竹類資源十分豐富。各地氣候、土壤、地形的變化和竹種生物學特性的差異,使我國竹子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和地帶性。我市屬于黃河——長江竹區(qū)。在竹子成片分布的范圍內,南北氣候差異較大。竹子根系密集,竹稈生長快,生長量大,蒸騰作用明顯,既需水,又不耐積水淹濕,故對土壤的要求高于一般樹種,適于竹子生長的土壤條件是:
1、土層較深,含有較多的有機質和礦物質;
2、疏松透氣,有良好的保水能力和吸收能力等;
3、土壤呈酸性(PH值4.5—7.0)為宜,以壤土或沙壤土最佳。
移竹造林時間
散生竹種一般3—5月出筍成竹,6—7月新竹生長旺盛,8—10月行鞭排芽,11月—笠年2月竹子生長較慢,所以秋冬和早春是栽竹造林的適宜季節(jié)。但是冬季和早春的嚴寒天氣除外。在我市,秋天(9、10月)和春天(2月)是栽竹子的最佳時期。
母竹的選擇
母竹年齡最好是1—2年生,因為1—2年生母竹所連的竹鞭一般處于壯齡階段(即3—5年生),鞭色鮮黃,鞭芽飽滿,鞭根健全,因而容易移栽成活和長出新竹。新鞭、老齡(3年以上)的竹子不宜作母竹。
造林母竹不宜過粗,粗大的母竹容易受風吹搖晃,不易栽活;過細的竹子往往生長不良,也不宜選作母竹。根據(jù)經驗,早竹、淡竹等中小型散生竹的母竹根際直徑1—3cm左右為宜。造林母竹應該生長健壯,分枝較低,枝葉繁茂,竹節(jié)正常,無病蟲害。可以由專業(yè)人員在竹林中選定合格母竹,并在竹稈上作標記(涂石灰水、噴漆、扣草繩均可),以便組織力量挖母竹。
母竹的挖掘
挖掘母竹的工具常用鋒利的山鋤或苗圃挖樹用的斷鍬,挖竹前應判斷竹鞭的走向。大多數(shù)竹子的最下一盤枝條的方向,與其竹鞭的走向大致平行。挖掘時先在距竹子30cm—50cm處挖開土層,找到竹鞭,再沿母竹的來鞭30cm左右,去鞭30—40cm處截取,斷面要光滑,然后沿平行兩側逐漸挖深,掘出母竹。
挖母竹時,注意不要搖動竹稈,否則容易損傷竹稈和竹鞭的連接處,不易成活。挖出母竹后,按留枝4—6盤,砍去頂梢,要求切口平滑,鞭蔸多留宿土。秋末初冬,氣溫低,雨量少,天氣比較干燥,根據(jù)氣候和管理條件,可再在留枝4—6盤的基礎上疏減部分葉片,避免竹葉失水枯死,影響成活率。如果幾株母竹靠近生長在同一鞭上,可將3—5株母竹一同挖起來,作為一“叢”母竹,造林效果更好。如果一叢中株數(shù)太多,可行修剪,疏去生長弱的竹子,留3—5株即可。
竹園要求
造林選地時,要特別注意選擇適宜的地形條件。在我市,最好選擇地勢較高,排水性較好,坡向朝南的地帶。
整地
整地是散生竹造林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整地好壞直接影響到造林質量的高低和成林速度的快慢。通過整地,可以為竹子的生長創(chuàng)造更為適宜的成活和生長環(huán)境。
造林整地最好在造林前一年的秋冬季節(jié)進行。生產中多采用穴狀整地。挖穴前先確定造林密度及株行距,筍材兩用的淡竹、早竹主要按株行距3米×3米或3米×4米,畝栽80—120株為宜。材用林和豐產林栽植密度可大些。挖栽植穴的規(guī)格為長0.6—0.8米、寬0.4—0.6米、深0.5米,挖穴時,把表土和心土分別置于穴的兩側,穴挖好后將表土回填底部,有條件的可施入有機肥,并與表土拌勻,在上面再蓋10cm厚的土。
定植
母竹運到造林地后應立即栽植。栽植時,將母竹運到定植穴邊,有包扎物的解除包扎物,小心不要碰掉蔸土,不要扛竹稈,最好用繩子綁住宿土,輕輕將母竹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下部與土壤密接。先填表土,再填心土(除去土中的石塊和樹根),分層踏實,使根鞭與土壤結合緊密(填土時注意不要損傷鞭根和筍芽)。填土深度比母竹原土高3—5cm,上面覆土呈饅頭狀,澆足定蔸水,并進行覆草保濕。周圍做好排水溝,以免積水。定植要做到深挖淺栽。栽好后,對穩(wěn)定性不好的用木樁或草繩固定,以防風吹搖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