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國內(nèi)名勝 | www.www.yifenx.cc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清北京西郊園林
從長街北,渡雙橋,就是圓明園中著名的佛殿城——舍衛(wèi)城。舍衛(wèi)城為印度佛教的發(fā)源地,所以圓明園中這一佛殿城也以此命名。自康熙以后,全國各地所進奉的佛象,都送到舍衛(wèi)城大殿上供奉,據(jù)說共有數(shù)十萬尊以上(一說十萬余尊)。舍衛(wèi)城是圓明園中規(guī)模最大的建筑之一,有殿宇、游廊三百二十六間,城前立有三個石坊牌樓,城南是多寶閣。舍衛(wèi)城內(nèi)正殿匾額書“壽國壽民”后殿名仁慈殿,再后名普福宮,各有配殿,最北的一進名最勝閣。舍衛(wèi)城之北是西峰秀色,正殿十五楹,也是依照杭州西湖同名風景建造的。乾隆時每年七夕(農(nóng)歷七月初七),后宮在此設宴,稱為巧宴,張燈結彩,十分熱鬧。西峰秀色西南臨河,河東西各有建筑,河西是小匡廬,河東是含韻齋,又東是一堂和氣,又東南是自得軒。西峰秀色后墻東是嵐鏡航,西是花港觀魚。西峰秀色之北,先后過兩石橋,是魚躍鳶飛,平面為正方形,四面各有一門,并有游廊,正中有一樓,三層,全部建筑在水池中,雖是富麗堂皇的宮殿,仍兼有樓臺水榭之趣。魚躍鳶飛附近,東有暢觀軒,西南有鋪翠環(huán)流,南有傳妙室,又南出山口有多子亭。魚躍鳶飛之東,隔河相望,香稻遍野,有依照農(nóng)居村市的一片建筑,名北遠山村。這里是一個田園式的風景區(qū),水田棋布,溝渠縱橫,因為主要的建筑是課農(nóng)軒,所以該處又以課農(nóng)軒命名。北遠山村北岸有一道石墻,西有蘭野花圃,后有繪雨精舍,西南有水村圖一景。由此又西,有二樓前后相屬,前為皆春閣,后為稻涼樓。再西則有涉趣樓,樓右是湛虛書屋。東北度橋,折而西,有湛虛翠軒,又西有耕云堂、若帆之閣。北遠山村之北是圓明園大北門。 在后湖東北方向,是圓明園中最大的湖泊福海。福海的面積略小于今北京頤和園昆明湖,周圍三、四里,數(shù)個彼此相連的小島環(huán)繞四周。湖中心有三個小島,彼此有橋相連,這就是著名的蓬島瑤臺。法國人格羅西曾這樣描述過福海,他說:“有一個巨大的湖,人們稱它為海。這一片汪洋的大水,位于園苑的中心,它的直徑約一哩半地,海的中心還矗立著巖石的小島(按,實際上應是島上堆砌著很多山石,格羅西隔水遠望,所以誤解),上面建有宮殿(即蓬島瑤臺),結構極為精美。這小海的海岸,參差不齊,很有風趣,時而深藏為海灣,或伸出為海峽或半島,有的海岸是石塊砌成的,有的是形象猙獰的巖石堆成的,也有翠綠如茵的細草,織成天然的斜坡,通向海邊。大道和小路的終點,修成各樣的階梯(即碼頭)便于攀登游船。我所看到的游船,都是裝飾得非常華麗的,大小不一,形式也各有不同,最大的船有長到六丈六或八丈四的。”①根據(jù)這段描述,我們大致也可以想象出福海的迷人景色。福海的形狀內(nèi)方外圓,略呈正方形。環(huán)福海周邊正南居中的大島上,自東至西順序為南屏晚鐘、廣育宮(內(nèi)有凝祥殿)、夾鏡鳴琴等景。自該島按順時針方向,西邊小島上是湖山在望,有佳山水、洞里長春諸景。由西轉(zhuǎn)北的小島上有澡身浴德殿,前突水中,構思別致,這是澄虛榭的正殿,南有含清暉,北有涵妙識,西有靜香館,又西有解慍書屋,西南有曠然閣。再北的小島上有延真院,又稱望瀛洲,其北有深柳讀書堂和溪月松風,再北則有廓然大公,因為主要的建筑是雙鶴齋,所以此景又以雙鶴齋命名。其西有環(huán)秀山房,西北有規(guī)月橋、臨湖樓,東北有綺吟堂,又北是采芝徑,經(jīng)巖洞而西,有峭蒨居,其西有披云徑、啟秀亭、韻石淙、芰荷深處。廓然大公北墻門外有天真可佳樓,西墻外有影山樓。由北轉(zhuǎn)東的小島上是平湖秋月,這也是仿照杭州西湖同名景色建造的風景區(qū),處于福海的西北角。平湖秋月正宇西有流水音;東北出山口,臨河處又有花嶼蘭皋。平湖秋月之北,過一小橋,有大船塢東西各二,船塢西北是安瀾園。安瀾園的正殿名四宜書屋,所以此景也稱四宜書屋,是模仿浙東海寧著名的陳氏安瀾園建造的。該景附近,東南有葄經(jīng)館,又東南是采芳洲,其后是飛睇亭,東北是綠帷舫,西南是無邊風月之閣,又西南是涵秋堂,北邊是煙月清真樓,樓西南是遠秀山房,自樓北度曲橋,又有一樓,名染霞樓。船塢之東有三潭印月,這也是模仿杭州西湖同名景色建造的風景區(qū)。三潭印月之東是著名的方壺勝景,前臨湖灣,正殿有漢白玉石座,平面呈山字形,前伸水中。石座分三層,每層都圍以精美的漢白玉石欄,上建噦鸞殿、瓊華樓,噦鸞殿前還有兩座石牌坊。方壺勝境之東有蕊珠宮,其名取自道教經(jīng)曲蕊珠經(jīng),這里風景奇絕,獨處于福海東北角的一個封閉水灣之中,自成一局,是其他風景區(qū)所不能比及的。方壺勝境之北是天宇空明,這里也是圓明園的東北角,背依紅墻,前臨水池,是一處封閉的園林,后有澄景堂,東有清曠樓,西有華照樓。現(xiàn)在讓我們再回到平湖秋月。平湖秋月以東的小島上有兩峰插云,東南是山水樂,北是君子軒、藏密樓。由東轉(zhuǎn)南的小島上是雷峰夕照,臨湖而建,也是依照杭州西湖同名景物,正殿名涵虛朗鑒,其北稍西是惠如春,又東北是尋云榭,又北是貽蘭亭、會心不遠,南是臨眾芳、云錦墅、菊秀松蕤、萬景天全。該島正中東墻辟有明春門,過此門可至東鄰的長春園。再南有一狹長島嶼,自北而南有接秀山房、觀魚躍二景,也都是臨湖而建。接秀山房正殿后有琴趣軒,北有一座方樓,東南有澄練樓。澄練樓后是怡然書屋,稍東又有一佛室名安隱鐘,還有一亭,名攬翠亭。由南轉(zhuǎn)西是別有洞天,中間隔水池分為南北兩部分,中有石橋相連。別有洞天依山臨河,西有納翠樓,西南有水木清華之閣,稍北有時賞齋。此外,還有西山入畫、山容水態(tài)二景。別有洞天南半部的東南,也是圓明園的東南角,又有一個小風景區(qū),名秀清村,其北有綠油門,可通至長春園。別有洞天之西就是開始時介紹的南屏晚鐘所在的島嶼,此為福海一周的景色。福海正中有三個人工湖心島,正中的大島略呈方形,其西北、東南各有一小島,彼此相連,島上都有宮殿建筑,這就是著名的蓬島瑤臺。蓬島瑤臺的正殿建在正中的大島上,殿前有臺,即所謂瑤臺,該景就是由此得名,幣_東有暢襟樓,西有神州三島。神州三島東又有隨安室,西有日日平安報好音。自瑤臺西北度橋可至北島,東南度橋可至東島,東島有瀛海仙山亭。三座湖心島象征著古代神話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在島上放眼四望,目光所及是一片浩淼的湖水和遠處點綴在綠樹叢中的紅墻碧瓦,宛如身處仙境。 圓明園之東是長春園,有著名風景區(qū)大約三十處,園名取自圓明園四十八景之一的長春仙館,具有濃厚的道家色彩,這里原是乾隆皇帝準備退位后養(yǎng)老的地方。長春園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竣工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其興建在圓明園之后。長春園中有很大的湖泊,湖心有六個小島,上面有很多建筑,長春園的主體建筑淳化軒就在湖中心最大的島上。淳化軒有左右兩廊,每廊有十二間,每間內(nèi)嵌有六塊古代法帖的刻石,與今北海公園瓊華島西側閱古樓所藏三希堂法帖刻石的形式相同。據(jù)說這座建筑竣工時,正值“淳化閣帖”鐫刻完畢,于是便以淳化軒命名。淳化軒前有含經(jīng)堂,后有蘊真齋,這三座建筑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宮殿區(qū)。長春園東北角,臨近湖岸有獅子林十六景,完全是依照乾隆南巡時曾游過的江蘇獅子林園景建造的。淳化閣之西是一組矗立在湖中的宮殿,名海岳開襟。宮殿建造在一圓形臺基上,東西南北四方分別有方臺向前突出,造型奇特。臺基分二層,全部圍以漢白玉石欄,上建得全閣,前后有三大殿,金碧輝煌,從遠處望去猶如海市蜃樓一般。與此相似的還有淳化軒之東的玉玲瓏館,在三島環(huán)圍之下,也是風景絕佳的建筑。長春園中最具有特點的是位于北部的西洋樓,這是一個兼有東、西方建筑風格的建筑群,動工于乾隆十年(1745年),畢工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西洋樓包括諧奇趣、養(yǎng)雀籠、方外觀、遠瀛觀、海晏堂、蓄水樓、黃花陣、線法山等建筑,是意大利傳教士、著名畫家郎世寧和法國傳教士蔣友仁、王致誠等人主持設計和建造的。西洋樓全部以巨大漢白玉石塊砌成,復加以精美的雕刻,其風格兼收中西的優(yōu)點,有獨特的創(chuàng)造。例如諧奇趣的樓房,全部用漢白玉石柱,柱身、柱頭的樣式都是仿照羅馬式,并雕有生動的花紋,充分表現(xiàn)出歐洲古典建筑的宏偉典雅風格,但是墻身所嵌五色琉璃瓦或抹以粉紅色,以及廡殿式并覆以紫色琉璃瓦的樓頂,又都充分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的中國宮殿風格,特別是在諧奇趣大殿的兩側,又各有一座純粹中國風格的五色琉璃八角亭。這樣的布局和風格,使得西方建筑藝術帶有一層東方色彩,而被乾隆皇帝所接受。這里最為奇特的是主樓前的大水法(噴泉),是蔣友仁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建造的。法國人格羅西述云:“神父蔣友仁施展才能,制造抽水機關,即為點綴此等宮殿,及其鄰近之地面。……藉蔣氏指導,制成之無數(shù)噴水機關中,吾人可見象‘獸戰(zhàn)’之形者,林中獵狗逐鹿之情景及水制之時鐘。……中國一日為十二時辰,雙倍我國之小時,華人并以十二種不同之動物表現(xiàn)之。神父蔣友仁異想天開,思欲聚此十二動物于一歐式宮殿之前,位于一廣闊三角池之兩邊,形成一繼續(xù)不斷之時鐘……。此等獸類,輪流值班,口中噴水兩小時,表現(xiàn)全日時間之區(qū)分。此噴出之水,按拋物線式,復注入池之中心。”① 在圓明園和長春園之間南部的是綺春園,同治十二年(1873年)改名萬春園。此園自道光朝始,通常是皇太后的居處。該園始建年代不詳,據(jù)考至遲應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以前。嘉慶之世,又將其西部的莊敬和碩公主之含輝園、西爽村成邸寓園及傅(恒福)康安公子賜園也一并括入,大事修建,構成園內(nèi)的西路,俗稱小南園。綺春園內(nèi)有著名風景區(qū)30處,所以通常認為圓明三園共計有著名風景區(qū)100余處。綺春園的主要風景區(qū)大部分在東路,如天地一家春、蔚藻堂、鳳麟洲、涵秋館、莊嚴法界、春澤齋、四宜書屋、澄心堂、正覺寺、鏡綠亭等;西路則有消夏堂、含暉樓、流杯亭、綠滿軒、暢和堂等建筑。綺春園風景流于自然天成,與圓明園,長春園相比,別是一番情趣。②。 圓明園是皇家禁苑,所以外人不得隨意進出,即使朝廷高官也莫能外。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九月,李鴻章自頤和園入朝議事后回城,乘興游圓明園,盡管這時圓明園經(jīng)英法聯(lián)軍焚毀30余年后早已殘破不堪,但仍被有司奏劾,先議革職,后“得旨:加恩改為罰俸一年,不準抵銷”。①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詔以圓明園為春、夏、秋臨御聽政之所,從此以后,乾隆、嘉慶、道光、咸豐諸帝皆常年居圓明園視朝聽政。清北京政治中心向西郊的轉(zhuǎn)移,使海淀地區(qū)民居、街道、商業(yè)得到發(fā)展的機會,昔日風光秀麗的游覽地遂出現(xiàn)喧鬧的市鎮(zhèn)。 以圓明園三園為中心,其東、南、西三面還分布著熙春園、近春園、朗潤園、鏡春園、鳴鶴園、淑春園、澄懷園、蔚秀園、一畝園、承澤園、自得園、清漪園等園林。其中規(guī)模最大,而且在清末其地位取代了圓明園的就是清漪園。 清漪園即今頤和園,其地有山有水,山在湖泊之北,本是西山的一支余脈。金代,海陵王完顏亮曾在此處建造金山行宮,章宗時山稱金山,水稱金海。元代,相傳有人在山上挖出一只石甕,以為神物,故改稱甕山,水也改稱甕山泊。據(jù)地質(zhì)學家考察,這個湖泊已存在4000余年了。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郭守敬開鑿通惠河以便通元大都漕運,自玉泉山、昌平白浮泉等處引水入甕山泊,湖面更加擴大。明代,弘治七年(1494年)在甕山南山腳下修建圓靜寺(舊址在今排云殿)和行宮別墅、望湖亭等,稱好山園。又因其在京城以西,又稱西湖、西湖景。當時,除園林外,四周多是稻田,宛然江南水鄉(xiāng)景象。清朝繼續(xù)在此營造,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為給太后祝壽,在圓靜寺舊址建大報恩延壽寺,改甕山為萬壽山、甕山泊為昆明湖,并將此處園林命名清漪園。大事興建宮殿樓閣,達到興盛時期。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入侵北京,清漪園與圓明園同遭野蠻破壞。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jīng)費修復清漪園,并改名頤和園。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復遭八國聯(lián)軍野蠻破壞,宮殿被焚,文物珍寶也被洗劫一空。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慈禧太后返回北京后,動用巨款修復頤和園。這樣,頤和園就成為清末皇室在北京的最大園林,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每年都有部分時間住在園內(nèi)處理政務。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wǎng)友評論(調(diào)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yè)服務
|
|